“長須駕鹿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須駕鹿車”全詩
貧猶思施樂,老不廢觀書。
登覽攜童稚,歌呼和里閭。
躬耕亦何得,聊以遂吾初。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詠》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詠》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生草覆蝸廬,
長須駕鹿車。
貧猶思施樂,
老不廢觀書。
登覽攜童稚,
歌呼和里閭。
躬耕亦何得,
聊以遂吾初。
中文譯文:
我生活在茅草覆蓋的簡陋房屋里,
用長須駕駛著鹿車。
即使貧窮,我仍然思考如何使人快樂,
年老了也不放棄讀書。
我帶著孩子們一起登高望遠,
在鄉間小路上唱歌呼喊。
雖然親自耕種也能得到一些,
但只是為了實現我最初的夢想。
詩意和賞析:
《自詠》是陸游的自詠之作,展現了他對自己生活狀態和人生追求的思考。整首詩通過自述方式,表達了他對貧困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對知識的執著追求。
詩的開頭,陸游描述了自己生活在簡陋的茅草覆蓋的蝸廬中,這是他貧窮的象征。然而,他駕駛鹿車,象征著他在精神世界中的自由和高遠。盡管貧窮,他仍然思考如何使人快樂,這表明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他人幸福的關注。
隨著年齡的增長,陸游并沒有因為老去而放棄追求知識。他堅持不懈地閱讀書籍,表達了自己對學習和知識的珍視。這種精神也體現了他對自我提升和不斷進取的追求。
接下來,陸游描繪了自己帶著孩子們一起登高望遠的場景。這里的童稚象征著新生代的希望和未來。他們一起歌唱呼喊,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悅和樂趣,展現了作者內心對家庭幸福和樂觀向上的態度。
最后兩句“躬耕亦何得,聊以遂吾初”,表達了陸游對自己一生奮斗的心聲。他承認自己雖然親自耕種也能得到一些成果,但他并不滿足于此,因為他的初心是實現更高追求。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陸游積極向上、樂觀向往的人生態度。他在貧困中保持著對知識的追求,將家庭幸福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展示了他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長須駕鹿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ǒng
自詠
shēng cǎo fù wō lú, cháng xū jià lù chē.
生草覆蝸廬,長須駕鹿車。
pín yóu sī shī lè, lǎo bù fèi guān shū.
貧猶思施樂,老不廢觀書。
dēng lǎn xié tóng zhì, gē hū hé lǐ lǘ.
登覽攜童稚,歌呼和里閭。
gōng gēng yì hé dé, liáo yǐ suì wú chū.
躬耕亦何得,聊以遂吾初。
“長須駕鹿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