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慚市門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慚市門卒”全詩
荒畦荷鋤晚,環堵結茆新。
病馬何勞斥,輕鷗未肯馴。
雖慚市門卒,聊作葛天民。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詠》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詠》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萬事不掛眼,終年常避人。
荒畦荷鋤晚,環堵結茆新。
病馬何勞斥,輕鷗未肯馴。
雖慚市門卒,聊作葛天民。
中文譯文:
無論萬事如何繁忙,我終年都喜歡遠離人群。
在黃昏時分,我在荒涼的田園中拿著鋤頭,新修的茅草圍墻圍繞著。
我不會強迫病馬去跑,也不會馴服那些自由的海鷗。
盡管我感到羞愧成為市街上的平民,但我還是自在地作為一個普通的葛民。
詩意和賞析:
《自詠》是陸游創作的一首自述詩,表達了他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厭倦之情。詩中展現了作者遠離塵囂、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
詩的開頭兩句“萬事不掛眼,終年常避人”,表達了作者不被世事所困擾、遠離人群的態度。他不愿意被瑣事所牽絆,更喜歡獨處,追求內心的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荒畦荷鋤晚,環堵結茆新”,描繪了作者在黃昏時分在田園里耕作的場景。他拿著鋤頭,圍繞著新修的茅草圍墻,享受著與大自然的親近。
詩中的“病馬何勞斥,輕鷗未肯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尊重。他不會強迫病馬去跑,也不會馴服那些自由的海鷗,尊重它們的本性和自由飛翔的欲望。
最后兩句“雖慚市門卒,聊作葛天民”,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份的思考。他自稱“葛天民”,意味著他愿意過簡樸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祿,寧愿做一個普通的百姓。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境,表達了對繁瑣世事的厭倦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通過與自然的交融,作者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自我身份認同的思考。這首詩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啟發人們反思現代社會的浮躁與追逐,呼喚人們回歸內心的寧靜與自然的真實。
“雖慚市門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ǒng
自詠
wàn shì bù guà yǎn, zhōng nián cháng bì rén.
萬事不掛眼,終年常避人。
huāng qí hé chú wǎn, huán dǔ jié máo xīn.
荒畦荷鋤晚,環堵結茆新。
bìng mǎ hé láo chì, qīng ōu wèi kěn xún.
病馬何勞斥,輕鷗未肯馴。
suī cán shì mén zú, liáo zuò gé tiān mín.
雖慚市門卒,聊作葛天民。
“雖慚市門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