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盡誰知壽更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祿盡誰知壽更長”全詩
學荒自笑身空在,祿盡誰知壽更長。
陂水蘸堤常灩灩,麥苗覆塊已蒼蒼。
經行更有欣然處,四野鉏耰滿夕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詠》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詠》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茅舍凄涼如寶坊,老人整日對著爐香。
學業荒廢自嘲己身,祿位消盡誰知壽命更長。
田地的水浸透了堤防,麥苗覆蓋的地塊已經蒼蒼。
行經此地更有欣慰之處,四野中農夫滿心歡喜地在耕種。
詩意:
這首詩詞以陸游自身的經歷和感慨為主題,展示了他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茅舍蕭條如同寶坊,老人整日獨自對著爐香,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情。學業荒廢,祿位消逝,他自嘲自己的身份地位已經蕩然無存,但他卻堅信壽命更長。描繪了田地水浸透了堤防,麥苗茂盛的景象,暗示著自然界的永恒與生生不息。最后,作者通過描寫農夫滿心歡喜地在耕種,表達了對樸實勞動和自然界的贊賞和欣慰。
賞析:
《自詠》是陸游晚年時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詩中的茅舍和老人形象,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感,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平靜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學荒和祿位消逝的描繪,陸游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他認為人生的價值不應僅僅依賴于外在的地位和財富。在田地水浸透了堤防和麥苗覆蓋的描寫中,陸游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景象以及農夫勤勞耕作的贊美,強調了自然的力量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整首詩以自詠之名,實際上是通過自述來探索和表達人生的真諦和價值觀,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思想和對生活的獨到見解。
“祿盡誰知壽更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ǒng
自詠
máo shè xiāo tiáo shì bǎo fāng, lǎo rén zhōng rì duì lú xiāng.
茅舍蕭條似寶坊,老人終日對爐香。
xué huāng zì xiào shēn kōng zài, lù jǐn shéi zhī shòu gèng zhǎng.
學荒自笑身空在,祿盡誰知壽更長。
bēi shuǐ zhàn dī cháng yàn yàn, mài miáo fù kuài yǐ cāng cāng.
陂水蘸堤常灩灩,麥苗覆塊已蒼蒼。
jīng xíng gèng yǒu xīn rán chù, sì yě chú yōu mǎn xī yáng.
經行更有欣然處,四野鉏耰滿夕陽。
“祿盡誰知壽更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