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卷盡燈花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楞嚴卷盡燈花結”全詩
放翁閉戶寂不聞,楞嚴卷盡燈花結。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坐》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坐》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風橫吹斗柄折,
迅雷下擊山壁裂。
放翁閉戶寂不聞,
楞嚴卷盡燈花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場景,通過對自然界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以風、雷、放翁、楞嚴等意象,寓意深遠,引發人們對人生、自然和宇宙的反思和感悟。
賞析:
詩的開篇寫到"大風橫吹斗柄折",形容狂風強勁,連斗杖都能被折斷,表現了自然的威力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接著描繪"迅雷下擊山壁裂",雷聲震耳欲聾,山壁都被震裂,展示了雷電的威力和驚人的能量。
接下來寫到"放翁閉戶寂不聞",放翁閉戶,意味著與外界隔絕,一片寂靜。這里的放翁可以指代隱居的文人,也可以象征人們對世俗紛擾的回避。這種安靜與隱逸的狀態,使得外界的風雷之聲無法打擾到他,進一步凸顯了他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最后一句"楞嚴卷盡燈花結",楞嚴指的是佛經中的一種經卷,這里可以理解為讀經誦佛的修行狀態。詩人以此表達了對于個人修行的追求和努力。燈花結是指燈花燃盡,寓意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通過這句詩,詩人意味深長地暗示了人生如同燈花一樣短暫,應該珍惜時間,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整首詩以自然界的景象為表現手法,融合了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表達了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這種意境與情感的交融,使得《夜坐》成為一首富有內涵和啟迪意義的宋代詩詞之作。
“楞嚴卷盡燈花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夜坐
dà fēng héng chuī dǒu bǐng zhé, xùn léi xià jī shān bì liè.
大風橫吹斗柄折,迅雷下擊山壁裂。
fàng wēng bì hù jì bù wén, lèng yán juǎn jǐn dēng huā jié.
放翁閉戶寂不聞,楞嚴卷盡燈花結。
“楞嚴卷盡燈花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