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高殘菊更芬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高殘菊更芬芳”全詩
水遠浮鷗方浩蕩,霜高殘菊更芬芳。
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時世長。
三百里湖行自復,子孫努力事耕桑。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懷
形骸歲歲就枯朽,
意氣時時猶激昂。
水遠浮鷗方浩蕩,
霜高殘菊更芬芳。
人皆有舌是非在,
劫未成灰時世長。
三百里湖行自復,
子孫努力事耕桑。
詩詞的中文譯文:
歲月流轉,身體漸漸老去,
但精神意志依然旺盛。
遠處的水面上飛翔的鷗鳥自在暢游,
高處的霜降臨時,殘存的菊花更加芬芳。
人們都有口舌之爭,
但這個世界會長存直到末日。
在三百里的湖泊地區往來,
后代要努力耕種桑田。
詩意和賞析:
《秋懷》是陸游在秋季寫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生命漸老以及人生價值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的“形骸歲歲就枯朽”表達了歲月流轉,人體逐漸衰老的無情現實。然而,“意氣時時猶激昂”則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精神追求和不屈的意志。
接下來的兩句,“水遠浮鷗方浩蕩,霜高殘菊更芬芳”,通過描繪水面上飛翔的鷗鳥和霜降時的殘菊,表現了秋季的自然景觀。鷗鳥自由自在地在遠處的水面上游蕩,殘菊在霜降后更顯芬芳,這些景物象征著生命的堅韌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詩的后半部分,“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時世長。三百里湖行自復,子孫努力事耕桑”,則是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觀察和思考。詩人認為,人們常常紛爭不休,但這個世界會長存到末日。他以三百里湖泊地區的往來為例,表達了對后代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努力工作,耕種桑田,繼續傳承和發展。
總體而言,《秋懷》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傳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意義的思考。詩中融合了對人生堅韌不拔的追求和對后代的期望,展現了陸游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霜高殘菊更芬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秋懷
xíng hái suì suì jiù kū xiǔ, yì qì shí shí yóu jī áng.
形骸歲歲就枯朽,意氣時時猶激昂。
shuǐ yuǎn fú ōu fāng hào dàng, shuāng gāo cán jú gèng fēn fāng.
水遠浮鷗方浩蕩,霜高殘菊更芬芳。
rén jiē yǒu shé shì fēi zài, jié wèi chéng huī shí shì zhǎng.
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時世長。
sān bǎi lǐ hú xíng zì fù, zǐ sūn nǔ lì shì gēng sāng.
三百里湖行自復,子孫努力事耕桑。
“霜高殘菊更芬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