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農圃與論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無農圃與論交”全詩
日出并湖初曬綱,雨余乘屋旋添茅。
家貧舊業元知廢,身老微官久合拋。
莫恨門前車馬絕,豈無農圃與論交。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夏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夏日的景象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表達了對逝去的歲月和失去的事物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將雛燕子漸離巢,
過母龍孫已放梢。
日出并湖初曬綱,
雨余乘屋旋添茅。
家貧舊業元知廢,
身老微官久合拋。
莫恨門前車馬絕,
豈無農圃與論交。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夏日的場景展開,描繪了一幅生活的畫面。詩人以燕子離巢的形象開頭,寓意著時光的流逝和年輕的離去,暗示著人事的變遷。接著,詩人敘述了過去的自己已經放下了童年的游戲,而自己也已經成長為一個成年人。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早晨的陽光透過屋檐的縫隙照進來,初曬綱,綱指織布時的紗線,這里用以象征人們在夏日早晨工作的景象。然后,詩人提到雨后,乘屋旋添茅,茅是一種覆蓋屋頂的材料,這里表示詩人在自己的茅屋中度過了一場夏日的雨。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的家境貧寒和自己微不足道的官職,表達了對自己過去事業的廢棄和對年華的悔恨。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再羨慕他人的富貴,他認為雖然門前沒有車馬,但他并不缺少農田和朋友。
整首詩以夏日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身的處境,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人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同時表達了對現實的理解和對簡樸生活的珍視。
“豈無農圃與論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夏日
jiāng chú yàn zi jiàn lí cháo, guò mǔ lóng sūn yǐ fàng shāo.
將雛燕子漸離巢,過母龍孫已放梢。
rì chū bìng hú chū shài gāng, yǔ yú chéng wū xuán tiān máo.
日出并湖初曬綱,雨余乘屋旋添茅。
jiā pín jiù yè yuán zhī fèi, shēn lǎo wēi guān jiǔ hé pāo.
家貧舊業元知廢,身老微官久合拋。
mò hèn mén qián chē mǎ jué, qǐ wú nóng pǔ yǔ lùn jiāo.
莫恨門前車馬絕,豈無農圃與論交。
“豈無農圃與論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