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父老淚交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原父老淚交流”全詩
諸公誰效回天力?散吏空懷恤緯憂。
雨細漁庵晨舉網,月明耕隴夜驅牛。
神州克復知何日?北望飛蓬萬里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嘆》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書嘆》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高廟衣冠月出游,
中原父老淚交流。
諸公誰效回天力?
散吏空懷恤緯憂。
雨細漁庵晨舉網,
月明耕隴夜驅牛。
神州克復知何日?
北望飛蓬萬里秋。
中文譯文:
高廟中,身著華麗衣冠的人在月光下游覽,
中原的父老們互相流淚交流。
諸位公官,誰能像昔日那樣回天之力?
普通百姓們空懷著對國家困境的關切和憂慮。
細雨中,漁庵的人清晨舉起漁網,
明亮月光下,農人夜間趕著牛耕田。
神州大地何時能克服困境重振雄風?
我向北方望去,看見飄蕩的蓬蒿在萬里秋風中飛舞。
詩意和賞析:
《書嘆》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他對當時國家困境的憂慮和對復興希望的期盼。
詩中描繪了兩個不同的場景。第一聯描述了高廟中的身著華麗衣冠的人在月光下游覽,并流露出中原父老們淚眼交流的情景。這里高廟可能指的是皇室的殿堂,衣冠也象征著官員的身份。作者通過這一描寫,暗示了當時官場腐敗、社稷危機的現狀。詩中的諸公指的是官員們,作者質問他們是否能夠擁有昔日拯救國家的力量,以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第二聯則描繪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雨細漁庵晨舉網,月明耕隴夜驅牛。這里的漁庵和耕隴分別代表漁民和農民的生活。詩中通過描寫他們的日常勞作,表達了普通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他們期盼著神州大地能夠早日克服困境,重振雄風。
整首詩以北方飛蓬的形象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的遠大抱負和對未來的期待。北望飛蓬萬里秋,表明作者希望國家能夠有所發展和復興,走出困境,繁榮昌盛。
通過對國家困境和人民命運的描繪,陸游借詩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擔憂和對國家復興的希望。他以普通人的視角,呼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希望國家能夠擺脫困境,重建輝煌。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陸游為人民和國家吶喊的作品。
“中原父老淚交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tàn
書嘆
gāo miào yì guān yuè chū yóu, zhōng yuán fù lǎo lèi jiāo liú.
高廟衣冠月出游,中原父老淚交流。
zhū gōng shuí xiào huí tiān lì? sàn lì kōng huái xù wěi yōu.
諸公誰效回天力?散吏空懷恤緯憂。
yǔ xì yú ān chén jǔ wǎng, yuè míng gēng lǒng yè qū niú.
雨細漁庵晨舉網,月明耕隴夜驅牛。
shén zhōu kè fù zhī hé rì? běi wàng fēi péng wàn lǐ qiū.
神州克復知何日?北望飛蓬萬里秋。
“中原父老淚交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