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燈急管復風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燈急管復風湍”全詩
鄰舟一聽多感傷,塞曲三更欻悲壯。
積雪飛霜此夜寒,孤燈急管復風湍。
君知天地干戈滿,不見江湖行路難。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夜聞觱篥》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聞觱篥,滄江上,
聽到觱篥聲音,夜晚在滄江上,
衰年側耳情所向。
年事已高,側耳傾聽自己所喜愛的琵琶音樂。
鄰舟一聽多感傷,
旁邊的船只也聽到了,多感動傷感。
塞曲三更欻悲壯。
夜晚的邊塞曲調,直到深夜依然悲壯動人。
積雪飛霜此夜寒,
積雪飛揚,霜降夜晚寒冷。
孤燈急管復風湍。
孤照明燈下,急促的管笛聲與湍急的江水聲相呼應。
君知天地干戈滿,
壯士啊,你知道天地間戰爭的危機即將來臨,
不見江湖行路難。
而你卻無法離開江湖,行走的道路困難重重。
此詩以夜聞觱篥的經歷為背景,描寫了夜晚在滄江上傾聽琵琶聲音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周圍的船只也聽到琵琶聲所引發的感觸,以及夜晚邊塞曲調的悲壯氛圍,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對戰亂環境的思考。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杜甫對戰亂時期的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與痛感,展現出詩人堅毅的品質與對艱難困苦的抗爭精神。
“孤燈急管復風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wén bì lì
夜聞觱篥
yè wén bì lì cāng jiāng shàng, shuāi nián cè ěr qíng suǒ xiàng.
夜聞觱篥滄江上,衰年側耳情所向。
lín zhōu yī tīng duō gǎn shāng,
鄰舟一聽多感傷,
sāi qū sān gēng chuā bēi zhuàng.
塞曲三更欻悲壯。
jī xuě fēi shuāng cǐ yè hán, gū dēng jí guǎn fù fēng tuān.
積雪飛霜此夜寒,孤燈急管復風湍。
jūn zhī tiān dì gān gē mǎn, bú jiàn jiāng hú xíng lù nán.
君知天地干戈滿,不見江湖行路難。
“孤燈急管復風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