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無日不沙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舟中無日不沙塵”全詩
舟中無日不沙塵,岸上空村盡豺虎。
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晚相催。
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發劉郎浦(浦在石首縣,昭烈納吳女處)》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劉郎浦(浦在石首縣,昭烈納吳女處)
掛帆早發劉郎浦,疾風颯颯昏亭午。
舟中無日不沙塵,岸上空村盡豺虎。
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晚相催。
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
中文譯文:
早晨掛上帆迅速離開劉郎浦,
狂風呼嘯,午后昏暗。
船上每一天都被沙塵吹來,
岸邊幾乎沒有人居住,到處都是豺狼。
十天后北風還沒有停歇,
客人的旅行已經晚了不少。
衰老的人厭倦了和漁民為伴的宿宿處,
白色的頭發,穿著黃帽青鞋來回歸家。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旅行者在劉郎浦的離開和歸去的過程。開始的幾句講述了早晨掛上帆離開劉郎浦,狂風吹拂,午后變得昏暗。接著,詩人描述了船上不停的沙塵和岸邊空蕩蕩的村莊,暗示著這個地方的荒涼和荒蕪。接下來的幾句講述了北風吹襲了十天,時間已經晚了一年,催促旅行者返回家園。最后的兩句以衰老的人厭倦了住在漁民居住的地方作結,隱含著詩人對于歸家的渴望和厭倦旅途的心情。
整首詩情感沉郁,描繪了旅途中的辛苦和苦澀。作者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和對旅行者的心理狀態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寂寞、厭倦和迷茫的氛圍。同時,詩中也顯示了詩人對于歸家的渴望和對安穩生活的向往。這首詩具有很強的意境和視覺效果,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舟中無日不沙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liú láng pǔ pǔ zài shí shǒu xiàn, zhāo liè nà wú nǚ chù
發劉郎浦(浦在石首縣,昭烈納吳女處)
guà fān zǎo fā liú láng pǔ, jí fēng sà sà hūn tíng wǔ.
掛帆早發劉郎浦,疾風颯颯昏亭午。
zhōu zhōng wú rì bù shā chén,
舟中無日不沙塵,
àn shàng kōng cūn jǐn chái hǔ.
岸上空村盡豺虎。
shí rì běi fēng fēng wèi huí, kè xíng suì wǎn wǎn xiāng cuī.
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晚相催。
bái tóu yàn bàn yú rén sù, huáng mào qīng xié guī qù lái.
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
“舟中無日不沙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