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遇初寒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遇初寒候”全詩
衣裘俱在笥,薪炭不愆期。
鶉滿群童綱,魚浮百石陂。
比鄰每分餉,捫腹可無饑。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寒》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寒》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遇初寒候,貧當絕祿時。
衣裘俱在笥,薪炭不愆期。
鶉滿群童綱,魚浮百石陂。
比鄰每分餉,捫腹可無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陸游在初寒時節的生活情景。盡管他年事已高,卻正值貧困之時。他的衣物和皮袍都放在箱子里,而柴火和炭也從未缺少。他的雞群滿滿地圍繞著他,魚兒在湖泊中自由自在地游動。與鄰居們分享的每一份收入,讓他能夠滿足生活所需,沒有饑餓之憂。
賞析:
《初寒》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詩中的初寒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艱辛,而老年和貧困則是作者個人的處境。然而,詩中并沒有流露出消極和悲觀的情緒,反而透露出一種豁達和知足的態度。
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生活細節,如衣物的儲存和柴火的供應,展示了他對生活的安排和準備。他的雞群和湖泊中的魚兒象征著自然的豐盈和生機,與作者的貧困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作者提到與鄰居們分享收入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鄰里之間互助和團結的感激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態度,強調了知足常樂的價值觀。盡管面臨貧困和歲月的沖擊,作者通過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關注和感激,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和人生態度。這種樂觀和豁達的精神,使得《初寒》成為一首富有啟示和感悟的詩詞作品。
“老遇初寒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hán
初寒
lǎo yù chū hán hòu, pín dāng jué lù shí.
老遇初寒候,貧當絕祿時。
yī qiú jù zài sì, xīn tàn bù qiān qī.
衣裘俱在笥,薪炭不愆期。
chún mǎn qún tóng gāng, yú fú bǎi shí bēi.
鶉滿群童綱,魚浮百石陂。
bǐ lín měi fēn xiǎng, mén fù kě wú jī.
比鄰每分餉,捫腹可無饑。
“老遇初寒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