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草一螢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黏草一螢明”全詩
墬枝雙鵲裊,黏草一螢明。
暑令忘三伏,涼颼逼五更。
為憐荷瀉露,故起繞池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露坐》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露坐》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月無留照,殘河亦已傾。
墬枝雙鵲裊,黏草一螢明。
暑令忘三伏,涼颼逼五更。
為憐荷瀉露,故起繞池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夜的景象。月亮已經落下,沒有留下任何光芒,河水也已經干涸。在一根倒下的樹枝上,兩只鵲鳥輕盈地停留,一只螢火蟲黏在一根草上閃爍。炎熱的天氣使人忘記了夏季的三伏天,而涼風已經吹到了深夜。詩人因為憐惜荷葉上的露水,所以起身繞著池塘散步。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夜的景象,展現了陸游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敏感。詩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通過對月亮、河水、鵲鳥、螢火蟲等元素的描繪,傳達了一種靜謐、涼爽的夏夜氛圍。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媒介,表達了對夏季炎熱的厭倦和對清涼的向往之情。詩人在最后兩句中提到荷葉上的露水,顯示出他對自然細微之處的關注和憐愛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清涼的渴望,給人以清新、舒適的感受。
“黏草一螢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zuò
露坐
luò yuè wú liú zhào, cán hé yì yǐ qīng.
落月無留照,殘河亦已傾。
dì zhī shuāng què niǎo, nián cǎo yī yíng míng.
墬枝雙鵲裊,黏草一螢明。
shǔ lìng wàng sān fú, liáng sōu bī wǔ gēng.
暑令忘三伏,涼颼逼五更。
wèi lián hé xiè lù, gù qǐ rào chí xíng.
為憐荷瀉露,故起繞池行。
“黏草一螢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