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尋僧晚跨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寺尋僧晚跨驢”全詩
曲曲素屏圍倦枕,斜斜筠架閣殘書。
松陰坐石閑看鶴,山寺尋僧晚跨驢。
此段家風君試看,京麈撲帽獨何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適》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適》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和巷陌的一幕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和巷陌單衣后,
綠潤軒窗午餉余。
曲曲素屏圍倦枕,
斜斜筠架閣殘書。
松陰坐石閑看鶴,
山寺尋僧晚跨驢。
此段家風君試看,
京麈撲帽獨何歟?
詩意:
這首詩以清和巷陌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午后閑暇時光的景象。作者身穿單薄的衣衫,坐在綠意盎然的軒窗旁,享受午飯后的余暇。他的枕頭被一幅幅曲曲的素屏所圍繞,斜斜地放著竹制的書架上殘留的書籍。他坐在松樹的陰影下,靜靜地觀賞著飛翔的鶴。傍晚時分,他去山寺尋找僧人,騎著驢子穿越山間小徑。作者邀請讀者一同欣賞這段家風,問道:為何獨自戴著京麈撲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閑適生活和對自然的熱愛。清和巷陌的景色和午后的寧靜給人一種宜人的感覺。作者通過描繪自己的環境和行動,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享受。他坐在松樹的陰影下,觀賞飛翔的鶴,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自由的向往。最后,作者邀請讀者一同欣賞這段家風,并提出了一個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對自然的熱愛,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
“山寺尋僧晚跨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書適
qīng hé xiàng mò dān yī hòu, lǜ rùn xuān chuāng wǔ xiǎng yú.
清和巷陌單衣後,綠潤軒窗午餉余。
qū qū sù píng wéi juàn zhěn, xié xié yún jià gé cán shū.
曲曲素屏圍倦枕,斜斜筠架閣殘書。
sōng yīn zuò shí xián kàn hè, shān sì xún sēng wǎn kuà lǘ.
松陰坐石閑看鶴,山寺尋僧晚跨驢。
cǐ duàn jiā fēng jūn shì kàn, jīng zhǔ pū mào dú hé yú?
此段家風君試看,京麈撲帽獨何歟?
“山寺尋僧晚跨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