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豎伏膏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豎伏膏肓”全詩
豈料今八十,白間猶黑絲,咀嚼雖小艱,幸未如牛?。
昔雖學養生,所遇少碩師,金丹既茫昧,鸞鶴安可期?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
愛身過拱璧,奉以無缺虧。
孽不患天作,戚惟憂自詒。
攣躄豈不苦,害猶在四支;二豎伏膏肓,良醫所不治。
衣巾視寒燠,飲食節飽饑,虎兕雖在傍,牙爪何由施?老人不妄語,聊賦養生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養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養生》
稟賦本不強,
四十已遽衰,
藥裹不離手,
對酒盤無梨。
豈料今八十,
白間猶黑絲,
咀嚼雖小艱,
幸未如牛?
昔雖學養生,
所遇少碩師,
金丹既茫昧,
鸞鶴安可期?
惟有庖丁篇,
可信端不疑。
愛身過拱璧,
奉以無缺虧。
孽不患天作,
戚惟憂自詒。
攣躄豈不苦,
害猶在四支;
二豎伏膏肓,
良醫所不治。
衣巾視寒燠,
飲食節飽饑,
虎兕雖在傍,
牙爪何由施?
老人不妄語,
聊賦養生詩。
中文譯文:
稟賦本來并不強,
四十歲已經急劇衰退,
藥物包裹從不離手,
酒盤上卻無梨。
誰曾想到如今八十歲,
頭發雖然白了還是稀疏,
咀嚼雖然困難微小,
幸好還不如牛?
曾經學習養生之道,
遇到的師傅寥寥無幾,
金丹之道已經模糊不清,
鸞鶴之壽安可期待?
唯有《庖丁篇》,
可信而不容置疑。
珍愛身體如拱璧,
奉獻給它無缺虧。
命運的禍害并非天造,
悲傷只能自我承受。
身體的痛苦何其煎熬,
傷害仍然存在四肢;
兩條腿伏在病榻上,
良醫也無法治愈。
衣物和頭巾要看寒暑,
飲食要節制飽饑,
虎兕雖然在身旁,
牙爪又如何施展?
老人不妄言語,
只能寫下養生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所作,以自身衰老之感為主題,表達了對養生之道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在詩中描述了自己稟賦不強,四十歲已經衰退,但仍然堅持用藥物保養身體,卻無法享受美酒和美食的情景。然而,到了八十歲時,頭發已經白了,咀嚼困難,但幸好還沒有像牛一樣無法進食。
詩人回顧自己曾經學習養生之道,但遇到的師傅寥寥無幾,金丹之道已經模糊不清,鸞鶴之壽也無法期待。唯有《庖丁篇》這本書,是可信而不容置疑的,詩人將其視為珍寶,將自己的身體看作無缺虧的寶璧。
詩人認為命運的禍害并非天生,悲傷只能自己承受。身體的痛苦是如此煎熬,傷害仍然存在于四肢,即使良醫也無法治愈。衣物和頭巾要根據寒暑來選擇,飲食要節制飽饑,雖然有虎兕在身旁,但牙爪又如何施展?
最后,詩人表示老人不妄言語,只能通過寫詩來表達對養生之道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養生之道的思考和對衰老的感慨,展現了對身體健康的珍視和對命運的思考。通過對養生的描繪和對自身狀況的反思,詩人呈現了一種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養生之道的珍視。
“二豎伏膏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g shēng
養生
bǐng fù běn bù qiáng, sì shí yǐ jù shuāi, yào guǒ bù lí shǒu, duì jiǔ pán wú lí.
稟賦本不強,四十已遽衰,藥裹不離手,對酒盤無梨。
qǐ liào jīn bā shí, bái jiān yóu hēi sī, jǔ jué suī xiǎo jiān, xìng wèi rú niú?.
豈料今八十,白間猶黑絲,咀嚼雖小艱,幸未如牛?。
xī suī xué yǎng shēng, suǒ yù shǎo shuò shī, jīn dān jì máng mèi, luán hè ān kě qī? wéi yǒu páo dīng piān, kě xìn duān bù yí.
昔雖學養生,所遇少碩師,金丹既茫昧,鸞鶴安可期?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
ài shēn guò gǒng bì, fèng yǐ wú quē kuī.
愛身過拱璧,奉以無缺虧。
niè bù huàn tiān zuò, qī wéi yōu zì yí.
孽不患天作,戚惟憂自詒。
luán bì qǐ bù kǔ, hài yóu zài sì zhī èr shù fú gāo huāng, liáng yī suǒ bù zhì.
攣躄豈不苦,害猶在四支;二豎伏膏肓,良醫所不治。
yī jīn shì hán yù, yǐn shí jié bǎo jī, hǔ sì suī zài bàng, yá zhǎo hé yóu shī? lǎo rén bù wàng yǔ, liáo fù yǎng shēng shī.
衣巾視寒燠,飲食節飽饑,虎兕雖在傍,牙爪何由施?老人不妄語,聊賦養生詩。
“二豎伏膏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