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為達人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恥為達人誚”全詩
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
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
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營吾居,終焉托長嘯。
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
向者留遺恨,恥為達人誚。
回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次空靈岸》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空靈岸》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表達了對逆流而上的堅持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
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
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營吾居,終焉托長嘯。
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
向者留遺恨,恥為達人誚。
回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詩意和賞析:
詩人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逆流的浩渺素浪和清晰的遠景作為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逆境中堅持的信念。
首兩句"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描繪了逆流而上的浩渺素浪,以及平靜展開的廣闊遠景。這里的逆流象征著困難和挑戰,而素浪則表達了它們的威力和壯觀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表達了詩人的慶幸之情。舟楫的遲到使他有機會欣賞到沿途的美景,感受其中的奇妙之處。
第三、四句"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描繪了景色的奇特和壯美。空靈的霞石和隱藏在峭壁間的楓栝,使整個景色更加神秘而迷人。
接下來的兩句"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表達了詩人對青春和白天的理解。青春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無私的追求,白日的偏照則象征著光明和希望。
接下來的兩句"可使營吾居,終焉托長嘯"表達了詩人的愿望。他希望能夠在這美景中找到心靈的安寧,并在長嘯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最后兩句"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向者留遺恨,恥為達人誚"點明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對時事的思考。他對于社會的險惡和戰亂充滿擔憂,同時也對過去的遺憾和對達人的詆毀表示憤慨。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困境中堅持的信念,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蘊含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
“恥為達人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kōng líng àn
次空靈岸
yún yún nì sù làng, luò luò zhǎn qīng tiào.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xìng yǒu zhōu jí chí, dé jǐn suǒ lì miào.
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
kōng líng xiá shí jùn, fēng guā yǐn bēn qiào.
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
qīng chūn yóu wú sī, bái rì yì piān zhào.
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
kě shǐ yíng wú jū, zhōng yān tuō cháng xiào.
可使營吾居,終焉托長嘯。
dú zhàng wèi zú yōu, bīng gē mǎn biān jiǎo.
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
xiàng zhě liú yí hèn, chǐ wèi dá rén qiào.
向者留遺恨,恥為達人誚。
huí fān jì shǎng yán, jiā chù lǐng qí yào.
回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恥為達人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