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蒸南風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蒸南風盛”全詩
岸疏開辟水,木雜今古樹。
地蒸南風盛,春熱西日暮。
四序本平分,氣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間,理亂豈恒數。
系舟盤藤輪,策杖古樵路。
罷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
柴扉雖蕪沒,農器尚牢固。
山東殘逆氣,吳楚守王度。
誰能扣君門,下令減征賦。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宿花石戍(長沙有淥口、花石二戍)》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宿花石戍》的中文譯文為:離開清晨的輝煌山崗,夜晚來到花石戍。大地開展,水面上航道展開,雜亂的樹木代代相繼。土地被南風蒸發,春天的炎熱在西方太陽下寂靜。四個季節原本平均分配,氣候如何變化無常。廣闊的天地之間,秩序凌亂難以捉摸。我把船綁在藤輪上,拿著杖策在古老的伐木路上行走。工作結束,人不在農村,野地中的泉水自然流淌。木門雖然荒蕪,農具仍然堅固。山東存有叛逆之氣,吳楚的守護王度。誰能敲響你的門,下令減少征稅。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杜甫在長沙花石二戍過夜的情景。詩的前兩句表達了杜甫清晨離開空靈的山崗,傍晚來到花石戍的情景。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戍邊景色的變化,岸邊開辟水面,樹木雜亂。接著,詩中描述了南風蒸發土地,春天炎熱的景象,以及四個季節的變化不平衡的氣候。詩的下半部分,杜甫用自然的景物來對照社會的亂象,表達了社會的混亂和不確定性。杜甫以自然的景觀暗喻社會的問題,呼吁當權者審視自己的治理和節稅制度,減輕百姓的負擔。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凸顯了社會和政治的反思。
“地蒸南風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huā shí shù cháng shā yǒu lù kǒu huā shí èr shù
宿花石戍(長沙有淥口、花石二戍)
wǔ cí kōng líng cén, xī dé huā shí shù.
午辭空靈岑,夕得花石戍。
àn shū kāi pì shuǐ, mù zá jīn gǔ shù.
岸疏開辟水,木雜今古樹。
dì zhēng nán fēng shèng, chūn rè xī rì mù.
地蒸南風盛,春熱西日暮。
sì xù běn píng fēn, qì hòu hé huí hù.
四序本平分,氣候何回互。
máng máng tiān zào jiān, lǐ luàn qǐ héng shù.
茫茫天造間,理亂豈恒數。
xì zhōu pán téng lún, cè zhàng gǔ qiáo lù.
系舟盤藤輪,策杖古樵路。
bà rén bù zài cūn, yě pǔ quán zì zhù.
罷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
chái fēi suī wú méi, nóng qì shàng láo gù.
柴扉雖蕪沒,農器尚牢固。
shān dōng cán nì qì, wú chǔ shǒu wáng dù.
山東殘逆氣,吳楚守王度。
shuí néng kòu jūn mén, xià lìng jiǎn zhēng fù.
誰能扣君門,下令減征賦。
“地蒸南風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