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廬借榻寄咍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僧廬借榻寄咍臺”全詩
酒市擁途觀嵬峨,僧廬借榻寄咍臺。
吾生清絕煩君看,不枉人間夢一回。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游山》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山》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詩意深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景的熱愛、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清凈自在的追求。
詩中,詩人自稱“九十衰翁”,雖然年老力衰,卻依然懷著童心,心境仍然像孩子一樣自由自在。他披著幅巾,隨處游山觀景,心情愉快。
詩人提到自己扶拄杖登山,同時喚來孤舟過渡,表明他既能徒步登山,又可以乘船游覽,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詩中還描繪了繁華的酒市和高聳的嵬峨山峰,在這繁忙喧鬧的塵世中,詩人尋求心靈的寧靜和清凈。他借宿在僧廬,寄宿在榻上,遠離塵囂,修身養性。
最后,詩人表示自己的生命能夠清凈而絕望,不受塵世的煩惱所困擾,詩人認為人生如夢一場,只要能夠體驗到這樣的清凈和自在,便不是枉然。這里也透露出對人生的淡然和豁達。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游山的心境和追求。通過與自然相伴,詩人追尋內心的平和和自由。他用幅巾作為自己的行頭,隨處游山,觀賞山水,感嘆人生的短暫和不確定。同時,他遠離塵世,居住在僧廬,寄宿在咍臺。這種追求清凈的生活態度和對人生的隨遇而安的態度,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安寧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該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啟示。
“僧廬借榻寄咍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shān
游山
jiǔ shí shuāi wēng xīn shàng hái, fú jīn suí chù yī yōu zāi! ǒu fú zhǔ zhàng dēng shān qù, què huàn gū zhōu guò dù lái.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隨處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卻喚孤舟過渡來。
jiǔ shì yōng tú guān wéi é, sēng lú jiè tà jì hāi tái.
酒市擁途觀嵬峨,僧廬借榻寄咍臺。
wú shēng qīng jué fán jūn kàn, bù wǎng rén jiān mèng yī huí.
吾生清絕煩君看,不枉人間夢一回。
“僧廬借榻寄咍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