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邁越瀟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邁越瀟湘”全詩
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
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
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
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
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
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
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分類: 寫山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望岳三首·其三翻譯
傳說南岳有朱雀,從百代以前的帝王開始,就有為岳分上下之禮。在大半廣闊的南方之地祀岳時,迅速吸取天地靈氣。
朝廷對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國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燒香點蠟。
巡視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當年的先人已早離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禮教德的阻礙,現在終于越瀟湘,來到衡山了。
我終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嶺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極為高聳,山頂似乎直觸低處的昴星。
但諸峰中唯有紫蓋山與華山不相上下,似與華山爭高。
又聽說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與群仙翱翔于華山之空。
有時群峰頂上的氣候,刮起的風像飛霜一樣。
走長途的時間很緊,沒有時間拄著杖爬上高崇的山嶺。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對話,問他這怎會有這樣雄偉的衡山?這不得不詠贊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間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會因此而降福人間的。
望岳三首·其三簡析
詠衡山的《望岳》寫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議論,中間寫景敘事。“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職官崇禮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九、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岳的機會。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結,呼應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間。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心朝政,無日或忘。“行邁越瀟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yuè sān shǒu qí sān
望岳三首·其三
nán yuè pèi zhū niǎo, zhì lǐ zì bǎi wáng.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
chuā xī lǐng dì líng, hóng dòng bàn yán fāng.
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
bāng jiā yòng sì diǎn, zài dé fēi xīn xiāng.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xún shǒu hé jì liáo, yǒu yú jīn zé wáng.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
jì wú ài shì wǎng, xíng mài yuè xiāo xiāng.
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
kě rì jué bì chū, yàng zhōu qīng guāng páng.
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
zhù róng wǔ fēng zūn, fēng fēng cì dī áng.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zǐ gài dú bù cháo, zhēng zhǎng yè xiāng wàng.
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
gōng wén wèi fū rén, qún xiān jiā áo xiáng.
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
yǒu shí wǔ fēng qì, sàn fēng rú fēi shuāng.
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
qiān pò xiàn xiū tú, wèi xiá zhàng chóng gāng.
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
guī lái jì mìng jià, mù yù xiū yù táng.
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
sān tàn wèn fǔ zhǔ, hé yǐ zàn wǒ huáng.
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
shēng bì rěn shuāi sú, shén qí sī jiàng xiáng.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行邁越瀟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