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出下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世出下策”全詩
堂空燈欲翳,壁壞蟲自嘖。
四顧寂無人,獨立岸吾幘。
窮通何足論,等是百年客。
何能為一飽,半世出下策。
布帆幸無恙,誰謂江海迮?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意》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意》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火云夕方收,
草露秋已白。
堂空燈欲翳,
壁壞蟲自嘖。
四顧寂無人,
獨立岸吾幘。
窮通何足論,
等是百年客。
何能為一飽,
半世出下策。
布帆幸無恙,
誰謂江海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夜幕降臨時,天空中的云彩漸漸散去,暗示白天的喧囂漸漸平息。草地上的露珠已經變白,表明秋天已經深了。在一個空蕩蕩的房間中,燈火快要熄滅,墻壁上的蟲子發出輕微的叫聲。四周寂靜無人,作者獨自一人站在岸邊,帽子斜戴在頭上。作者認為人生的窮達并不足以成為評判的標準,每個人都只是過客,百年之后誰還會記得。作者感嘆自己無法滿足于現狀,覺得自己的人生策略不佳,半生都未能達到滿意的境地。然而,他幸運地沒有遭遇困厄,他質問誰能說江海將會束縛住他。
賞析:
《夜意》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通過描寫火云收斂、草露變白等自然景觀,折射出人生的變幻和無常。詩人以空燈欲翳、壁壞蟲自嘖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作者以四顧寂無人、獨立岸吾幘來形容自己的孤獨處境,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認為人生的富貴貧窮并不足以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每個人都只是百年過客,最終都將被時間抹去。作者對自己半生不佳的抱怨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進一步凸顯了他對人生的反思和追求。最后,作者以布帆幸無恙、誰謂江海迮的問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和對自身能力的自信。整首詩意境深邃,情感真摯,給人以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啟示。
“半世出下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ì
夜意
huǒ yún xī fāng shōu, cǎo lù qiū yǐ bái.
火云夕方收,草露秋已白。
táng kōng dēng yù yì, bì huài chóng zì zé.
堂空燈欲翳,壁壞蟲自嘖。
sì gù jì wú rén, dú lì àn wú zé.
四顧寂無人,獨立岸吾幘。
qióng tōng hé zú lùn, děng shì bǎi nián kè.
窮通何足論,等是百年客。
hé néng wéi yī bǎo, bàn shì chū xià cè.
何能為一飽,半世出下策。
bù fān xìng wú yàng, shuí wèi jiāng hǎi zé?
布帆幸無恙,誰謂江海迮?
“半世出下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