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拖拄杖出門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拖拄杖出門行”全詩
槐花落盡桐陰薄,時有殘蟬一兩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后涼生病體輕,
閑拖拄杖出門行。
槐花落盡桐陰薄,
時有殘蟬一兩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雨后的景象。詩人身體不適,感覺涼爽,于是帶著拄杖悠閑地外出散步。雨后,槐花已經凋謝,桐樹的陰涼也變得稀薄,只有偶爾還能聽到一兩聲殘蟬的鳴叫。
賞析:
《雨後》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雨后的清新景象和詩人的感受,通過描繪自然環境中的細微變化,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感受力。
首句“雨後涼生病體輕”,通過雨后的涼爽感受,表達了詩人身體狀況的好轉,病體感覺輕盈。這種涼爽的感覺與病體輕盈形成對比,突出了雨后的清新與寧靜。
第二句“閑拖拄杖出門行”,描繪了詩人帶著拄杖悠閑地外出散步。這句中的“閑”字表達了詩人的閑適心情,沒有任何束縛,可以自由地漫步在雨后的清新空氣中。
第三句“槐花落盡桐陰薄”,通過描寫槐花凋謝和桐樹陰涼的減退,表達了雨后的景象已經逐漸消退,也暗示了時光流轉、季節更迭的不可逆轉。
最后一句“時有殘蟬一兩聲”,描繪了雨后仍然能夠聽到偶爾的殘蟬鳴叫聲。這一景象在整首詩中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將詩人對雨后景象的觀察與感受與自然中的聲音相結合,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描繪了雨后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通過對自然細節的觀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生活的感悟。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領悟。
“閑拖拄杖出門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òu
雨後
yǔ hòu liáng shēng bìng tǐ qīng, xián tuō zhǔ zhàng chū mén xíng.
雨後涼生病體輕,閑拖拄杖出門行。
huái huā luò jǐn tóng yīn báo, shí yǒu cán chán yī liǎng shēng.
槐花落盡桐陰薄,時有殘蟬一兩聲。
“閑拖拄杖出門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