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盡銅爐一炷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盡銅爐一炷香”全詩
屏除長物軒楹爽,洗濯塵襟肺腑涼。
秋近平郊鳴鸛鶴,日斜荒徑下牛羊。
興來欲喚筇枝去,更盡銅爐一炷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南堂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堂雜興》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車馬無聲晝漏長,
野人與世已相忘。
屏除長物軒楹爽,
洗濯塵襟肺腑涼。
中文譯文:
車馬無聲,白天的時間過得很慢,
野人與世俗已經相互遺忘。
除去繁雜的物品,房屋清爽,
洗凈塵埃,心境清涼。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清涼的場景。陸游通過描寫車馬無聲、白天漫長的感覺,表達了他對繁忙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的向往。他將自己比作野人,與世俗已經疏離,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通過屏除繁雜的物品,清理心靈的塵埃,他希望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涼爽。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然的向往。通過對車馬無聲、白天漫長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繁忙生活的厭倦和對寧靜的渴望。詩中的"野人"形象象征著作者自由自在的心態,與世俗已經相忘。屏除長物、洗濯塵襟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凈化心靈、追求內心平靜的愿望。最后兩句"興來欲喚筇枝去,更盡銅爐一炷香",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清晰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內心平靜的向往,給人以寧靜、涼爽的感覺。
“更盡銅爐一炷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táng zá xìng
南堂雜興
chē mǎ wú shēng zhòu lòu zhǎng, yě rén yǔ shì yǐ xiāng wàng.
車馬無聲晝漏長,野人與世已相忘。
bǐng chú cháng wù xuān yíng shuǎng, xǐ zhuó chén jīn fèi fǔ liáng.
屏除長物軒楹爽,洗濯塵襟肺腑涼。
qiū jìn píng jiāo míng guàn hè, rì xié huāng jìng xià niú yáng.
秋近平郊鳴鸛鶴,日斜荒徑下牛羊。
xìng lái yù huàn qióng zhī qù, gèng jǐn tóng lú yī zhù xiāng.
興來欲喚筇枝去,更盡銅爐一炷香。
“更盡銅爐一炷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