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倚杖君知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陽倚杖君知否”全詩
病退時時親蠹簡,興來往往出柴門。
斜陽倚杖君知否?收點雞豚及未昏。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南堂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堂雜興》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里城南禾黍村,
In a village of crops and grains, ten miles south of the city,
白頭心事與誰論?
Who can I confide my worries to in my old age?
惰偷已墜先人訓,
I have neglected the teachings of my ancestors,
迂拙仍辜圣主恩。
My clumsiness has disappointed the grace of the emperor.
病退時時親蠹簡,
When I recover from illness, I often read old books,
興來往往出柴門。
And when I'm inspired, I frequently step out of my firewood gate.
斜陽倚杖君知否?
Leaning on my staff in the slanting sun, do you know, my friend?
收點雞豚及未昏。
I gather a few chickens and pigs before dusk.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狀態。他身處南堂,離城市十里,生活在一個簡樸的農村。白頭之際,他心中的煩惱無人可訴,感到孤獨和無助。他承認自己懶散偷懶,沒有遵循先人的教誨,同時也感到自己的迂腐和笨拙辜負了圣主的恩典。
在病愈之時,陸游常常閱讀古書,尋求心靈的慰藉。當他有所啟發時,他會離開家門,迎接生活的喜悅。最后兩句表達了他晚年的寧靜和滿足,他在夕陽下倚著拐杖,收拾一些雞和豬,準備晚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陸游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感受,展現了他晚年的孤獨、自責和對生活的平淡接受。詩中的意象和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過去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淡然態度。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哲理,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斜陽倚杖君知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táng zá xìng
南堂雜興
shí lǐ chéng nán hé shǔ cūn, bái tóu xīn shì yǔ shuí lùn? duò tōu yǐ zhuì xiān rén xùn, yū zhuō réng gū shèng zhǔ ēn.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頭心事與誰論?惰偷已墜先人訓,迂拙仍辜圣主恩。
bìng tuì shí shí qīn dù jiǎn, xìng lái wǎng wǎng chū zhài mén.
病退時時親蠹簡,興來往往出柴門。
xié yáng yǐ zhàng jūn zhī fǒu? shōu diǎn jī tún jí wèi hūn.
斜陽倚杖君知否?收點雞豚及未昏。
“斜陽倚杖君知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