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與誰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意與誰論”全詩
微升天際月,半掩水邊門。
衣杵悲邊信,漁歌斷客魂。
老人交舊盡,此意與誰論?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懹》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懹》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村晚歸牛下,
林昏宿鳥喧。
微升天際月,
半掩水邊門。
衣杵悲邊信,
漁歌斷客魂。
老人交舊盡,
此意與誰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夜晚景象。詩人回到村莊,看到牛群歸來,林中的鳥兒在夜幕降臨時吵鬧不休。微弱的月光升起在天際,水邊的門半掩著。詩中還表達了一種憂傷的情緒,衣杵悲嘆著邊境的消息,漁歌中斷了旅客的心靈。老人們的交往也漸漸消逝,詩人感嘆這種情感無法與誰分享。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夜晚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牛群歸來和林中鳥兒的喧鬧與微弱的月光和半掩的門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夜晚的寂靜和孤寂。同時,詩人通過衣杵悲嘆邊境消息和漁歌中斷旅客心靈的描寫,表達了對邊境動蕩和旅途艱辛的關注和憂慮。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老人們交往消逝的感嘆,以及對自己內心感受無法與他人分享的困惑。整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情冷暖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此意與誰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àng
秋懹
cūn wǎn guī niú xià, lín hūn sù niǎo xuān.
村晚歸牛下,林昏宿鳥喧。
wēi shēng tiān jì yuè, bàn yǎn shuǐ biān mén.
微升天際月,半掩水邊門。
yī chǔ bēi biān xìn, yú gē duàn kè hún.
衣杵悲邊信,漁歌斷客魂。
lǎo rén jiāo jiù jǐn, cǐ yì yǔ shuí lùn?
老人交舊盡,此意與誰論?
“此意與誰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