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臺一事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臺一事無”全詩
貧猶能自活,衰未藉人扶。
兒學無歆異,孫啼有啟呱。
東鄰麴道士,折簡也能呼。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冬之交雜賦》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冬之交雜賦》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蓬戶終年閉,靈臺一事無。
貧猶能自活,衰未藉人扶。
兒學無歆異,孫啼有啟呱。
東鄰麴道士,折簡也能呼。
中文譯文:
茅草搭成的房屋終年緊閉,神明的祭臺上空無一物。
雖然貧窮,但仍能自給自足,雖然衰老,但尚未依靠他人的扶持。
兒孫們的學業平平,只有孫子的啼哭帶有一絲希望。
東邊的鄰居是個修道的道士,即使是折斷的竹簡,也能發出呼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冬之交為背景,描繪了作者陸游的生活境況和內心感受。詩中的蓬戶終年閉、靈臺一事無,表達了作者生活貧困、家境清苦的現實。然而,盡管貧窮和衰老,作者仍然能夠自給自足,堅持自立生活,展現了他的堅韌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詩中提到兒孫的學業平平,孫子的啼哭帶有一絲希望,反映了作者對后代的期望和對未來的希望。這種希望和對傳承的關注,體現了作者對家族和血脈延續的重視。
最后一句描寫了作者的鄰居是個修道的道士,即使是折斷的竹簡,也能發出呼喚。這句話通過對鄰居的描寫,暗示了修道者的精神力量和超脫塵世的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堅守和對未來的希望,展現了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通過對鄰居的描寫,也展示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不同精神追求。
“靈臺一事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dōng zhī jiāo zá fù
秋冬之交雜賦
péng hù zhōng nián bì, líng tái yī shì wú.
蓬戶終年閉,靈臺一事無。
pín yóu néng zì huó, shuāi wèi jí rén fú.
貧猶能自活,衰未藉人扶。
ér xué wú xīn yì, sūn tí yǒu qǐ gū.
兒學無歆異,孫啼有啟呱。
dōng lín qū dào shì, zhé jiǎn yě néng hū.
東鄰麴道士,折簡也能呼。
“靈臺一事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