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識面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恨識面寡”全詩
余年似殘尊,欲盡不禁瀉。
出門見鄉曲,每恨識面寡。
往昔同戲兒,累累冢盈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嘆老》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嘆老》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齒落因廢談,發短不入把。
我年紀漸長,想要盡情卻無法控制。
走出家門見到鄉村景色,每每感嘆熟人稀少。
曾經與我一同嬉戲的人,如今已埋葬滿野。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對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他感嘆自己的牙齒脫落,導致言談不利;頭發稀疏,無法束發。他覺得自己的年齡像是殘破的酒杯,想要盡情享受生活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當他走出家門,看到鄉村的景色時,他常常感嘆認識的人越來越少。曾經與他一同嬉戲的人,如今已經埋葬在田野里,成為了冢墓。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通過描繪自己身體的衰老狀況,作者傳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無法掌控時間的無奈之情。他在鄉村的景色中感嘆熟人稀少,暗示了社交圈子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最后,作者以冢墓的形象來象征曾經與他一同嬉戲的人已經離世,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逝去親友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以及對逝去親友和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每恨識面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n lǎo
嘆老
chǐ duò yīn fèi tán, fā duǎn bù rù bǎ.
齒墮因廢談,發短不入把。
yú nián shì cán zūn, yù jǐn bù jīn xiè.
余年似殘尊,欲盡不禁瀉。
chū mén jiàn xiāng qū, měi hèn shí miàn guǎ.
出門見鄉曲,每恨識面寡。
wǎng xī tóng xì ér, lěi lěi zhǒng yíng yě.
往昔同戲兒,累累冢盈野。
“每恨識面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