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鶴溪橋及雪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引鶴溪橋及雪殘”全詩
日漏云端才欲暖,風催梅信又成寒。
尋僧竹院逢茶熟,引鶴溪橋及雪殘。
只道捐書差似達,庖丁數紙尚須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戲遣老懹》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遣老懹》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瘦、膽怯的老人倚在欄桿上,戴著寬松的紗帽,感嘆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艱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瘦的老人膽怯地倚在欄桿上,
紗帽寬松得讓人吃驚。
太陽已經升到云端,溫暖才剛剛來臨,
但風催著梅花信號,又帶來了寒意。
我去尋找僧人,到竹院里品嘗熟茶,
引著鶴走過溪橋,看著雪花殘留。
我一直以為捐贈書籍就能達到目標,
但連庖丁都要看幾張紙。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活艱辛的感慨。老人清瘦而膽怯,倚在欄桿上,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們面對生活困境時的無奈和無力感。紗帽寬松的描寫則暗示了老人的孤獨和無助。詩中的太陽升到云端,風催梅花信號,寓意著時間的流逝和寒冷的到來,進一步強調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常。
詩中的尋僧、竹院、茶熟、引鶴、溪橋和雪殘等景物,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然而,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懷疑和對人生的思考。他認為即使捐贈書籍,也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甚至連庖丁都需要看幾張紙,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目標時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老人的形象和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對自己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
“引鶴溪橋及雪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qiǎn lǎo ràng
戲遣老懹
qīng léi zhèng qiè yǐ lán gān, shā mào hái jīng bàn zhǐ kuān.
清羸正怯倚闌干,紗帽還驚半指寬。
rì lòu yún duān cái yù nuǎn, fēng cuī méi xìn yòu chéng hán.
日漏云端才欲暖,風催梅信又成寒。
xún sēng zhú yuàn féng chá shú, yǐn hè xī qiáo jí xuě cán.
尋僧竹院逢茶熟,引鶴溪橋及雪殘。
zhī dào juān shū chà shì dá, páo dīng shù zhǐ shàng xū kàn.
只道捐書差似達,庖丁數紙尚須看。
“引鶴溪橋及雪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