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藤即是碧油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藤即是碧油幢”全詩
酣枕不知霜縞瓦,下床已見日烘窗。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新春感事八首終篇因以自解》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春感事八首終篇因以自解》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烏藤即是碧油幢,
Black vines resemble green oil banners,
百萬天魔指顧降。
Countless celestial demons bow their heads.
酣枕不知霜縞瓦,
Deep in slumber, unaware of frost on the roof,
下床已見日烘窗。
Upon rising, the sun warms the window.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新春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烏藤和碧油幢是對春天景色的描繪,烏藤指的是藤蔓,碧油幢則是指綠色的旗幟。這里通過比喻的手法,將春天的景色與烏藤和碧油幢相聯系,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接著,詩中提到了百萬天魔指顧降,這是一種修辭手法,用來形容春天的到來如同天魔退散,萬物復蘇。這里的天魔可以理解為寒冷和冬季的象征,而指顧降則表示它們被春天所驅散。
在下兩句中,詩人描述了自己在冬天的時候沉睡得很熟,不知道外面已經是春天了。酣枕不知霜縞瓦,意味著作者在溫暖的被子里沉睡,不知道屋頂上已經結霜。而下床已見日烘窗,則表達了作者起床后,看到窗戶上被陽光照射的景象,意味著春天已經來臨。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生命的熱愛。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時間流轉的思考,人們在沉睡中錯過了春天的到來,喚醒后才發現時光已經過去。這種對時間的感慨,也可以理解為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和珍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生命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烏藤即是碧油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chūn gǎn shì bā shǒu zhōng piān yīn yǐ zì jiě
新春感事八首終篇因以自解
wū téng jí shì bì yóu chuáng, bǎi wàn tiān mó zhǐ gù jiàng.
烏藤即是碧油幢,百萬天魔指顧降。
hān zhěn bù zhī shuāng gǎo wǎ, xià chuáng yǐ jiàn rì hōng chuāng.
酣枕不知霜縞瓦,下床已見日烘窗。
“烏藤即是碧油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