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蘚剜苔覓舊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剝蘚剜苔覓舊題”全詩
讀罷南豐數行字,滿山煙雨共凄迷。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春日絕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絕句
介亭南畔排衙石,
剝蘚剜苔覓舊題。
讀罷南豐數行字,
滿山煙雨共凄迷。
中文譯文:
春日絕句
在介亭的南邊,有一塊排衙的石頭,
剝去青苔,尋找古時的銘文。
讀完南豐的幾行字,
山上彌漫的雨霧給人一種凄迷的感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慨。
首先,作者描述了南方的一個地方,介亭南畔的排衙石。這里的"排衙"指的是官府,在南方古代衙門前常常排著一塊石頭,上面刻有官員們的名字和其他銘文。作者用"剝蘚剜苔"的描寫方式,表示這塊石頭經過歲月的侵蝕,上面的青苔已被剝去,他在尋找著上面的舊題,或許是一種對歷史的向往和探究。
接著,作者提到他讀完了南豐的幾行字。南豐是一個地名,可能是指南方的山水風景。作者讀完那幾行字之后,滿山的雨霧彌漫,給他一種凄迷的感覺。這里的"凄迷"可以理解為對景色的迷惘與感慨,也可以理解為在這種雨霧中,作者對自然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在春日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慨,同時也折射出他對歷史和人生的深思。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融入,詩詞傳達了一種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與體悟。
“剝蘚剜苔覓舊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jué jù
春日絕句
jiè tíng nán pàn pái yá shí, bō xiǎn wān tái mì jiù tí.
介亭南畔排衙石,剝蘚剜苔覓舊題。
dú bà nán fēng shù xíng zì, mǎn shān yān yǔ gòng qī mí.
讀罷南豐數行字,滿山煙雨共凄迷。
“剝蘚剜苔覓舊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