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囷久盡無遺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粟囷久盡無遺粒”全詩
寂寂不聞秧鼓勸,啞啞實厭水車翻。
粟囷久盡無遺粒,淚席嘗沾有舊痕。
聞道憂民又傳詔,蒼生何以報君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閔雨》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閔雨》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沙白霧晝常昏,
嗣歲豐兇詎易論。
寂寂不聞秧鼓勸,
啞啞實厭水車翻。
粟囷久盡無遺粒,
淚席嘗沾有舊痕。
聞道憂民又傳詔,
蒼生何以報君恩?
中文譯文:
黃沙和白霧使白天常常昏暗,
連年的豐收和兇年又何以論斷。
寂寞無聲地聽不到秧鼓的勸誘,
沉默無言地厭倦水車的翻動。
糧倉已經空了很久,沒有剩下一粒谷物,
淚水濕透了枕席,留下了舊時的痕跡。
聽說君主憂慮百姓,又發布了詔令,
百姓們該如何回報君主的恩德呢?
詩意和賞析:
《閔雨》描繪了一個黃沙彌漫、白霧籠罩的昏暗景象,暗示了社會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詩中提到連年的豐收和兇年難以論斷,暗示了社會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詩人通過描述寂寞和沉默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于生活的厭倦和無奈。糧倉空虛和淚水濕透的描寫,凸顯了人民的貧困和痛苦。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君主的憂慮和對于百姓如何回報君主恩德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社會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人民命運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于人民命運的思索。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內涵,展現了陸游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社會關懷,被視為宋代詩詞的經典之作。
“粟囷久盡無遺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yǔ
閔雨
huáng shā bái wù zhòu cháng hūn, sì suì fēng xiōng jù yì lùn.
黃沙白霧晝常昏,嗣歲豐兇詎易論。
jì jì bù wén yāng gǔ quàn, yā yā shí yàn shuǐ chē fān.
寂寂不聞秧鼓勸,啞啞實厭水車翻。
sù qūn jiǔ jǐn wú yí lì, lèi xí cháng zhān yǒu jiù hén.
粟囷久盡無遺粒,淚席嘗沾有舊痕。
wén dào yōu mín yòu chuán zhào, cāng shēng hé yǐ bào jūn ēn?
聞道憂民又傳詔,蒼生何以報君恩?
“粟囷久盡無遺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