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學顏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不學顏孟”全詩
吾曹亦圣徒,可不學顏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磨鏡要使明,拭幾要使凈;
奈何視吾心,不若幾與鏡?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為病。
吾曹亦圣徒,可不學顏孟?
中文譯文:
磨鏡要使明,擦拭桌幾要使干凈;
然而為何只看重外在,不如心靈與鏡子相似?
若有污垢未清除,即使是微小的瑕疵也會成為病癥。
我們也是有追求的人,難道不應該學習顏回和孟子嗎?
詩意:
這首詩詞以磨鏡和擦拭桌幾為隱喻,表達了對內心修煉和道德修養的思考。詩人認為,磨鏡要使其明亮,擦拭桌幾要使其干凈,這是為了追求外在的完美。然而,詩人指出,我們對待自己的內心卻不如對待鏡子和桌幾一樣,忽視了內在的清潔和純凈。如果心中有污垢和瑕疵未清除,即使微小如秋毫,也會成為我們的病癥。因此,詩人呼吁我們像古代的圣賢顏回和孟子一樣,努力修煉自己的內心,追求道德的完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內心修煉的思考和呼吁。詩人以磨鏡和擦拭桌幾的動作為隱喻,將外在的清潔與內心的純凈相對應,強調了內心修煉的重要性。詩人通過對比,指出我們常常忽視內心的清潔,而只注重外在的表象。他提醒我們,只有內心的純凈和道德的完美才能真正使我們成為圣賢。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想,引發人們對內心修煉和道德追求的思考。
“可不學顏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shí shǒu yǐ yě kuàng shā àn jìng tiān gāo qiū yuè míng wèi yùn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
mó jìng yào shǐ míng, shì jǐ yào shǐ jìng nài hé shì wú xīn, bù ruò jǐ yǔ jìng? gòu wū tǎng wèi chú, qiū háo jí wéi bìng.
磨鏡要使明,拭幾要使凈;奈何視吾心,不若幾與鏡?垢污倘未除,秋毫即為病。
wú cáo yì shèng tú, kě bù xué yán mèng?
吾曹亦圣徒,可不學顏孟?
“可不學顏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