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淮浦定何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傳淮浦定何時”全詩
燈殘有恨欲誰語,雞老無聲如我衰。
使入蜀川方在道,書傳淮浦定何時?艾為可遣閑愁得?獨擁寒爐爇豆萁。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霜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夜》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色淡淡,霜氣清冷,夜晚的時間過得很慢,
稀疏的鐘聲從遠處傳來,漸漸消失在南陂。
燈火殘留,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怨恨,不知向誰傾訴,
雞已經老了,無聲無息,就像我一樣衰老。
我被派往蜀川,但何時才能回到淮浦?
艾草能否解除我閑愁?
我獨自擁有寒爐,燃燒著豆萁。
詩意:
《霜夜》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通過描寫月色淡淡、霜氣清冷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緩慢,鐘聲稀疏的感覺。詩中的燈火殘留和雞老無聲,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衰老。詩人思念淮浦,希望能夠早日回到那里,同時也表達了對閑愁的渴望解脫。最后,詩人獨自擁有寒爐,燃燒著豆萁,暗示他在孤寂中尋找一絲溫暖和安慰。
賞析:
《霜夜》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月色、霜氣、鐘聲等元素,與詩人的情感相互映襯,使整首詩詞充滿了冷寂的氛圍。詩人對時間的感知和對歸鄉的渴望,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尋。最后兩句“艾為可遣閑愁得?獨擁寒爐爇豆萁。”以寓意深遠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于寂寞和孤獨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他在孤獨中尋找自我安慰和溫暖的態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寒冷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思念和對生活的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對歸鄉的渴望以及對孤獨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書傳淮浦定何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yè
霜夜
yuè dàn shuāng qīng yè lòu chí, shū zhōng yǎo yǎo dù nán bēi.
月淡霜清夜漏遲,疏鐘杳杳度南陂。
dēng cán yǒu hèn yù shuí yǔ, jī lǎo wú shēng rú wǒ shuāi.
燈殘有恨欲誰語,雞老無聲如我衰。
shǐ rù shǔ chuān fāng zài dào, shū chuán huái pǔ dìng hé shí? ài wèi kě qiǎn xián chóu dé? dú yōng hán lú ruò dòu qí.
使入蜀川方在道,書傳淮浦定何時?艾為可遣閑愁得?獨擁寒爐爇豆萁。
“書傳淮浦定何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