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細聽城上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枕上細聽城上更”全詩
榾柮燒殘地爐冷,喔咿聲斷天窗明。
風霜欲透草茨屋,鹽酪不下薺糝羹。
猶恨扶犁老無力,向來枉是請躬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霜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夜》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老體衰、無力從事農耕勞作的懊悔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土床紙帳臥幽寂,枕上細聽城上更。
榾柮燒殘地爐冷,喔咿聲斷天窗明。
風霜欲透草茨屋,鹽酪不下薺糝羹。
猶恨扶犁老無力,向來枉是請躬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冷寂的夜晚為背景,通過描寫詩人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他對自己年老體衰、無力從事農耕勞作的懊悔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躺在土床上的紙帳內,感受到了幽寂的氛圍。他枕著枕頭,細細傾聽城上的更鼓聲,這是夜晚的標志,也是時間的流轉。
接著,詩人描述了地爐燒盡后的冷寂,喔咿聲斷續,天窗透出明亮的光線。這些描寫增強了夜晚的寒冷感,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助。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寫到風霜欲透過茅草屋的縫隙,鹽酪(指鹽和酪)無法下降到薺糝羹(一種粥類食物)中。這里通過描寫農村的貧困環境,表達了詩人無力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困境。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年老體衰、無力從事農耕勞作的懊悔之情。他感嘆自己扶犁的年華已經老去,無力再去耕種田地,而過去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勞無功的。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通過對詩人內心的描寫,表達了他對自己年老體衰、無力從事農耕勞作的懊悔之情。這首詩詞通過對農村貧困環境的描繪,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困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無奈。
“枕上細聽城上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yè
霜夜
tǔ chuáng zhǐ zhàng wò yōu jì, zhěn shàng xì tīng chéng shàng gèng.
土床紙帳臥幽寂,枕上細聽城上更。
gǔ duò shāo cán dì lú lěng, ō yī shēng duàn tiān chuāng míng.
榾柮燒殘地爐冷,喔咿聲斷天窗明。
fēng shuāng yù tòu cǎo cí wū, yán lào bù xià jì sǎn gēng.
風霜欲透草茨屋,鹽酪不下薺糝羹。
yóu hèn fú lí lǎo wú lì, xiàng lái wǎng shì qǐng gōng gēng.
猶恨扶犁老無力,向來枉是請躬耕。
“枕上細聽城上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