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得慰蹉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得慰蹉跎”全詩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
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寄高三十五書記(適)》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高三十五書記(適)》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詩意是表達對高生的惋惜和贊嘆,同時也對高生的才華和成就表示祝賀和慰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給高三十五書記(適)
嘆惜高生老,新詩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
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高生的嘆惋和贊嘆之情。詩中提到高生已經年老,但是他的新詩作品卻不斷涌現。杜甫對高生的才華和成就表示了贊賞,認為他的美名比其他人都要出色,而他的佳句和詩法又是如何出色。詩中還提到高生被主將收為才子,崆峒山足以奏凱歌,這表明高生的才華和成就已經得到了肯定和贊揚。最后,杜甫聽聞高生已經獲得了朱紱(官職),并且對他的蹉跎(辛苦、迷茫)表示了慰問和祝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杜甫對高生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通過對高生的才華和成就的贊嘆,詩中也透露出對自己的自省和追求的渴望。這首詩展示了杜甫對才子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傳達了對高生的祝福和慰問之意。
“且得慰蹉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gāo sān shí wǔ shū jì shì
寄高三十五書記(適)
tàn xī gāo shēng lǎo, xīn shī rì yòu duō.
嘆惜高生老,新詩日又多。
měi míng rén bù jí, jiā jù fǎ rú hé.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zhǔ jiàng shōu cái zǐ, kōng tóng zú kǎi gē.
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
wén jūn yǐ zhū fú, qiě dé wèi cuō tuó.
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
“且得慰蹉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