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下兩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池下兩鳧”全詩
水泉經雨壯,蓁莽得霜枯。
高樹鳴雙鵲,清池下兩鳧。
暮年惟樂此,余念一毫無。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日來,我在園圃中修整,又寫下這五字詩。修剪園圃的課程,由奴仆們爭先完成,無需我呼喚。雨水滋潤了泉水,使其更加雄壯,植物在霜凍中茁壯成長。高大的樹上鳴叫著一對鵲鳥,清澈的池塘中有兩只鳧鳥。在晚年,我只有這些樂趣,其他的思緒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園圃中修整的景象,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園圃的景物和自然現象,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滿足和對歲月流逝的無奈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園圃中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樂趣。詩中的"薙圃課僮奴,爭前不待呼"表達了奴仆們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也暗示了作者在晚年的寧靜和滿足。"水泉經雨壯,蓁莽得霜枯"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成長,反映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高樹鳴雙鵲,清池下兩鳧"則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麗。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清池下兩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 rì zhì pǔ zhì shān tíng yòu zuò wǔ zì
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tì pǔ kè tóng nú, zhēng qián bù dài hū.
薙圃課僮奴,爭前不待呼。
shuǐ quán jīng yǔ zhuàng, zhēn mǎng dé shuāng kū.
水泉經雨壯,蓁莽得霜枯。
gāo shù míng shuāng què, qīng chí xià liǎng fú.
高樹鳴雙鵲,清池下兩鳧。
mù nián wéi lè cǐ, yú niàn yī háo wú.
暮年惟樂此,余念一毫無。
“清池下兩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