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白正非天欲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皂白正非天欲辨”全詩
野花經雨自開落,山鳥穿林時去來。
皂白正非天欲辨,青黃要與木為災。
今年秋後猶能健,剩乞梅栽與李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小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酌》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偶爾我來到東園,端起一杯酒,毫不在意地坐下,掃除蒼苔。野花經歷了雨水的洗禮,自然地開放和凋落,山鳥穿過林間,時而去,時而來。皂白之間正是天空欲辨的時刻,青黃之間則與木材的災害有關。今年秋天過后,我仍然能夠保持健康,只剩下乞求梅樹和李樹的栽種。
詩意:
《小酌》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東園小酌的情景。詩人通過描述自然界的變化,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的感慨。野花經歷了雨水的洗禮,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環和變化,而山鳥的穿梭則象征著生活的起伏和變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
賞析:
《小酌》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陸游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詩人通過對野花和山鳥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思考。他將自然界的景象與人生相聯系,傳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性的思考。詩中的皂白和青黃象征著天空和木材,通過對顏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的關注和對災害的擔憂。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健康的期望,同時也透露出對生活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生命的思考。
“皂白正非天欲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zhuó
小酌
ǒu xiàng dōng yuán bǎ yī bēi, bù cí tuán zuò sǎo cāng tái.
偶向東園把一杯,不辭團坐掃蒼苔。
yě huā jīng yǔ zì kāi luò, shān niǎo chuān lín shí qù lái.
野花經雨自開落,山鳥穿林時去來。
zào bái zhèng fēi tiān yù biàn, qīng huáng yào yǔ mù wèi zāi.
皂白正非天欲辨,青黃要與木為災。
jīn nián qiū hòu yóu néng jiàn, shèng qǐ méi zāi yǔ lǐ zāi.
今年秋後猶能健,剩乞梅栽與李栽。
“皂白正非天欲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