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檐水結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虛檐水結冰”全詩
長征荷戈客,暫到放包僧。
妖鵩鳴高樹,饑鼯觸闇燈。
誰能問良苦?衰病正相乘。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獨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夜》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孤獨的夜晚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困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村路泥淹雪,
虛檐水結冰。
長征荷戈客,
暫到放包僧。
妖鵩鳴高樹,
饑鼯觸闇燈。
誰能問良苦?
衰病正相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冬夜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困苦。
詩的開頭兩句“村路泥淹雪,虛檐水結冰”描繪了村路上積雪泥濘,屋檐上的水結成冰,形容了嚴寒的冬天。這種寒冷的環境為整首詩營造了冷冽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長征荷戈客,暫到放包僧”描繪了一個長途跋涉的客人,可能是一位行軍的士兵或者是一位尋求庇護的僧人。這個人暫時停留在這里,尋找一些短暫的休息和庇護。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夜晚的動物和景象,如“妖鵩鳴高樹”和“饑鼯觸闇燈”。妖鵩是一種神秘的鳥類,它的鳴叫聲在高樹上回蕩,給人一種幽怨的感覺。饑鼯則是一種饑餓的樹懶,它觸碰到黑暗中的燈火,表現出它的困苦和無助。
最后兩句“誰能問良苦?衰病正相乘”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困境。作者感嘆自己的艱辛和病痛,同時也暗示了生活的艱難和不易。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冷冽的冬夜景象,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困苦。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意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苦難的思考。
“虛檐水結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yè
獨夜
cūn lù ní yān xuě, xū yán shuǐ jié bīng.
村路泥淹雪,虛檐水結冰。
cháng zhēng hé gē kè, zàn dào fàng bāo sēng.
長征荷戈客,暫到放包僧。
yāo fú míng gāo shù, jī wú chù àn dēng.
妖鵩鳴高樹,饑鼯觸闇燈。
shuí néng wèn liáng kǔ? shuāi bìng zhèng xiāng chéng.
誰能問良苦?衰病正相乘。
“虛檐水結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