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巉骨相本來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巉巉骨相本來清”全詩
月明滿地看梅影,露下隔溪聞鶴聲。
未辨藥苗逢客問,欲酬琴價約僧評。
胡奴仁祖今俱絕,且學湘累拾菊英。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冬晚山房書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晚山房書事》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冬天晚上在山房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文化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澤何妨老太平,
巉巉骨相本來清。
月明滿地看梅影,
露下隔溪聞鶴聲。
未辨藥苗逢客問,
欲酬琴價約僧評。
胡奴仁祖今俱絕,
且學湘累拾菊英。
詩詞的意境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平和的生活態度的追求。作者認為山澤的存在并不妨礙太平安寧的生活,而且山澤本身的清凈和寧靜也是一種美好。詩中提到了月明下梅花的倒影,以及隔溪傳來的鶴鳴聲,這些景象增添了詩詞的寧靜和雅致。
詩詞中還提到了作者對文化的追求。作者在詩中提到了藥苗、琴價和僧評,這些都是與文化和學問相關的事物。作者希望能夠辨別藥苗的品種,向來訪的客人請教;同時,他也希望能夠回報琴師的演奏和僧人的評價。這表明作者對知識和藝術的追求,以及對與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渴望。
最后兩句提到了胡奴和仁祖,這是指兩位歷史人物。胡奴是指胡安國,仁祖是指朝鮮王朝的仁祖。這兩位人物都已經逝世,作者表示要向他們學習,像湘累一樣去采摘菊花的英華。這里的湘累指的是唐代文學家杜甫,他以采摘菊花的行為表達了對逝去英才的懷念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晚山房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平和生活的追求,以及對知識和文化的追求和分享的渴望。同時,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表達了對逝去英才的懷念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巉巉骨相本來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wǎn shān fáng shū shì
冬晚山房書事
shān zé hé fáng lǎo tài píng, chán chán gǔ xiāng běn lái qīng.
山澤何妨老太平,巉巉骨相本來清。
yuè míng mǎn dì kàn méi yǐng, lù xià gé xī wén hè shēng.
月明滿地看梅影,露下隔溪聞鶴聲。
wèi biàn yào miáo féng kè wèn, yù chóu qín jià yuē sēng píng.
未辨藥苗逢客問,欲酬琴價約僧評。
hú nú rén zǔ jīn jù jué, qiě xué xiāng lèi shí jú yīng.
胡奴仁祖今俱絕,且學湘累拾菊英。
“巉巉骨相本來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