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化出三千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橋化出三千丈”全詩
金橋化出三千丈,閑把松枝引鶴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夢海山壁間詩不能盡記以其意追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夢海山壁間詩不能盡記以其意追補》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夢海山壁間詩不能盡記以其意追補,
碧海無風鏡面平,
潮來忽作雪山傾。
金橋化出三千丈,
閑把松枝引鶴行。
中文譯文:
在夢中,海與山之間的景色如此美妙,詩句無法完全記錄下來,只能用思想來補充記憶。
碧海沒有風,像一面平靜的鏡子,
漲潮時突然像雪山傾瀉。
金色的橋梁在三千丈的高空出現,
我閑暇之余,用松枝引導鶴的飛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夢中所見的景色和心境。作者通過詩歌表達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壯觀,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首先,詩中的碧海無風,鏡面平靜,給人一種寧靜和平和的感覺。這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的向往。
接著,詩中描繪了潮水漲起時海浪如雪山傾瀉的景象。這種形象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壯觀的氛圍,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無窮的變化。
詩的后半部分,金橋化出三千丈,閑把松枝引鶴行,展示了作者對自然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的思考。金橋象征著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而松枝則象征著人類的行動。作者通過引導鶴的行動,表達了人與自然的互動和共生之美。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自然元素的賦予象征意義,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金橋化出三千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hǎi shān bì jiān shī bù néng jǐn jì yǐ qí yì zhuī bǔ
夢海山壁間詩不能盡記以其意追補
bì hǎi wú fēng jìng miàn píng, cháo lái hū zuò xuě shān qīng.
碧海無風鏡面平,潮來忽作雪山傾。
jīn qiáo huà chū sān qiān zhàng, xián bǎ sōng zhī yǐn hè xíng.
金橋化出三千丈,閑把松枝引鶴行。
“金橋化出三千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