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蕭瑟不堪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秋蕭瑟不堪論”全詩
雁如著意頻驚枕,月似知愁故入門。
營道數峰新石友,廣陵一曲古桐孫。
亦知長物終安取,聊與兒曹洗睡昏。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夜齋中》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齋中》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的夜晚,我在齋房里。
村莊上的煙霧彌漫,樹葉落盡。
深秋的寂寥和凄涼無法言喻。
候鳥如有意地頻頻驚動我枕頭,
明亮的月光似乎知道我的愁苦而走進齋房。
我愿與友人一同游覽山水,
一同欣賞廣陵的古老曲調和古桐孫的美景。
我也明白,世間的名利富貴終究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寧。
因此,我只愿與兒曹一同洗去沉睡的迷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獨自一人在齋房里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追求。詩中通過描寫周圍的景物以及自身的感受,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世間紛擾的思考,以及對安寧和內心平靜的向往。
賞析:
1. 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中通過描繪村莊上的煙霧、樹葉的凋零以及候鳥的飛翔,展現了深秋的景象。這些景物的描繪使得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寂寥凄涼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的愁苦相呼應。
2. 內心的愁苦和追求:詩人提到候鳥頻頻驚動他的枕頭,明亮的月光似乎知道他的痛苦。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迷茫。他渴望與友人一同游覽山水,欣賞美景,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慰藉。
3. 對世俗名利的思考:詩人明白世間的名利富貴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寧和滿足。他希望與兒曹一同洗去沉睡的迷糊,意味著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追求內心的清凈和安寧。
《秋夜齋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體驗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獨具特色,展現了陸游獨立思考和追求精神自由的藝術追求。
“暮秋蕭瑟不堪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zhāi zhōng
秋夜齋中
mù luò yān shēn jiāng shàng cūn, mù qiū xiāo sè bù kān lùn.
木落煙深江上村,暮秋蕭瑟不堪論。
yàn rú zhe yì pín jīng zhěn, yuè shì zhī chóu gù rù mén.
雁如著意頻驚枕,月似知愁故入門。
yíng dào shù fēng xīn shí yǒu, guǎng líng yī qǔ gǔ tóng sūn.
營道數峰新石友,廣陵一曲古桐孫。
yì zhī cháng wù zhōng ān qǔ, liáo yǔ ér cáo xǐ shuì hūn.
亦知長物終安取,聊與兒曹洗睡昏。
“暮秋蕭瑟不堪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