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承詔上丹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臣承詔上丹墀”全詩
寧知齒豁頭童後,更遇天崩地陷時!泣至眼枯無血續,夢隨魂斷獨心知。
白頭才盡空濡筆,寧繼生民生武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望永阜陵》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永阜陵》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圣主乘乾臨斧扆,
小臣承詔上丹墀。
寧知齒豁頭童后,
更遇天崩地陷時!
泣至眼枯無血續,
夢隨魂斷獨心知。
白頭才盡空濡筆,
寧繼生民生武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動蕩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的身份地位來描繪出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以及個人的無奈和堅守。
賞析:
《望永阜陵》以自己身為小臣的視角,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的關懷。詩的開頭,圣主乘乾臨斧扆,小臣承詔上丹墀。描繪了皇帝乘坐華麗的車輦前來,而作者作為小臣接受詔命,進入丹墀,展示了現實政治的場景。然而,接下來的句子卻表達了詩人的擔憂與無奈。寧知齒豁頭童后,更遇天崩地陷時!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對未來局勢的不確定性充滿了憂慮。詩的下半部分,泣至眼枯無血續,夢隨魂斷獨心知,白頭才盡空濡筆,寧繼生民生武詩。這些句子表達了詩人的悲憤之情和對國家的深情厚意。他用淚水洗凈了眼睛,但血脈卻無法延續,夢想與靈魂相繼破碎。詩人白發已盡,只能空濡筆墨,希望能繼續為國家和人民創作有益的文學作品。
整首詩詞通過對時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個人力量的無奈。詩人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抒發了自己對國家興衰的關切,并表達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的愿望。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的憂慮和悲憤之情,也表達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小臣承詔上丹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yǒng fù líng
望永阜陵
shèng zhǔ chéng gān lín fǔ yǐ, xiǎo chén chéng zhào shàng dan chi.
圣主乘乾臨斧扆,小臣承詔上丹墀。
níng zhī chǐ huō tóu tóng hòu, gèng yù tiān bēng dì xiàn shí! qì zhì yǎn kū wú xuè xù, mèng suí hún duàn dú xīn zhī.
寧知齒豁頭童後,更遇天崩地陷時!泣至眼枯無血續,夢隨魂斷獨心知。
bái tóu cái jìn kōng rú bǐ, níng jì shēng mín shēng wǔ shī.
白頭才盡空濡筆,寧繼生民生武詩。
“小臣承詔上丹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