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人有勤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廚人有勤惰”全詩
食至舉匕箸,飽則舍而起。
廚人有勤惰,我豈形慍喜。
園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
勞人固已多,坐享顙常泚。
作詩本自規,亦以告閭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對食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食有感》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雖然年老無家,但實際上像個旅客。
吃飯時舉起筷子和匕首,吃飽了就放下起身。
廚房里的人有勤奮和懶惰之分,我又怎能生氣或高興呢?
我在園中采摘青蔬,用地碓舂磨紅米。
雖然勞動的人已經很多,但我坐享常常泚(泚:指舒適、享受的樣子)。
作詩本來是為自己而定規矩,也是向鄉里的人們告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晚年無家可歸的境遇,但他卻以一種豁達的心態對待生活。他將自己比作旅客,表達了對家的無所謂和對世俗的超脫。在吃飯的過程中,他體現出淡泊名利的態度,不為廚房里人的勤奮或懶惰而動容。他以園中采摘青蔬、舂磨紅米的勞動來表達自己的生活狀態,雖然辛勤勞作的人很多,但他能夠享受平凡生活的安逸和寧靜。最后,他將寫詩視為一種自我規范,也是向鄉里的人們傳達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賞析:
《對食有感》展現了陸游豁達淡泊的人生態度。盡管他年老無家,但他不為所動,以旅客的身份看待自己的生活。他以吃飯的方式表達了對名利的超脫,飯前舉箸,飯后舍起,體現了他對物質享受的淡泊態度。他對廚房里人的勤奮和懶惰保持了中立的態度,顯示出他不以外在事物而動情的胸懷。他通過園中采摘青蔬和舂磨紅米的描寫,展現了自己平凡而安逸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勞作的認可和對簡樸生活的喜愛。最后,他將詩作視為自我規范和與鄉里人分享心聲的方式,顯示了他對詩歌創作的重視和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豁達淡泊、滿足平凡生活的態度。通過對生活中細枝末節的描寫,展現了他對名利的超越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這首詩詞既是陸游個人心境的寫照,也是對那個時代社會風貌的一種反映。
“廚人有勤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shí yǒu gǎn
對食有感
wǒ lǎo suī wú jiā, qí shí rú kè ěr.
我老雖無家,其實如客耳。
shí zhì jǔ bǐ zhù, bǎo zé shě ér qǐ.
食至舉匕箸,飽則舍而起。
chú rén yǒu qín duò, wǒ qǐ xíng yùn xǐ.
廚人有勤惰,我豈形慍喜。
yuán qí zhāi qīng shū, dì duì chōng chì mǐ.
園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
láo rén gù yǐ duō, zuò xiǎng sǎng cháng cǐ.
勞人固已多,坐享顙常泚。
zuò shī běn zì guī, yì yǐ gào lǘ lǐ.
作詩本自規,亦以告閭里。
“廚人有勤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