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惰怎么讀 惰的意思

    “惰”字共有1個讀音: [duò]  
    惰
    漢字
    讀音 [duò]
    注音 ㄉㄨㄛˋ
    部首 [忄]  豎心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9
    異體字 ?? ?? ?? ?? ?? ?? 伿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0F0
    其它編碼 五筆:ndae 倉頡:pkmb 鄭碼:ugbq 四角:94027
    筆順編碼 442131212511
    筆順筆畫 丶丶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
    筆順名稱 點 點 豎 橫 撇 橫 豎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惰字的意思

    懶(跟“勤”相對):懶惰。

    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duò ㄉㄨㄛˋ

     ◎ 懶,懈怠,與“勤”相對:懶惰。怠惰。惰性。惰慢。將驕卒惰。

    英語

    indolent, careless, lazy, idle

    法語 paresseux,indolent,négligent

    惰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憜 duò

    〈形〉

    (1) (形聲。從心,隋省聲。本義:不恭敬)

    (2) 同本義 [slighting]

    惰,不敬也。——《說文》

    滕成公來會葬,惰而多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宋· 蘇軾《教戰守策》

    (3) 又如:惰傲(怠慢);惰慢(懈怠不敬;懈怠渙散);惰肆(怠慢放肆);惰驕(驕傲懈怠);惰偷(懈怠茍且,懶惰)

    (4) 懈怠;懶惰 [lazy]

    惰,懶也。——《廣雅》

    佚而不隋,勞而不慢。——《荀子·非十二子》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軍爭》

    諸司素偷惰。——《明史·海瑞傳》

    (5) 又如:惰懈(懶惰懈怠);惰力(不圖進取的消極落后力量);惰心(怠懶的思想);惰失(怠惰失職);惰劣(怠惰無能);惰侈(懶惰奢侈)

    詞性變化

    duò

    〈動〉

    (1) 衰敗 [decline]

    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墨子·脩身》

    (2) 又如:惰壞(敗壞);惰君(敗壞國事之君)

    惰字的辭典解釋

    惰ㄉㄨㄛˋduò 形

    懈怠、懶散。如:「惰性」。《書經·盤庚》:「惰農自安,不昏作勞。」

    康熙字典解釋

    惰【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唐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杜果切,??音垜。《說文》不敬也。本作憜,從心隋聲。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禮·曲禮》臨祭不惰。《註》爲無神也。《左傳·成十三年》今成子惰。《註》惰則失中和之氣。

    又《正韻》吐火切,音妥。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臥切《正韻》杜臥切,??音?。懈也,怠也。《增韻》不恭也。《書·益稷》股肱惰哉。《註》懈怠緩,慢也。《左傳·僖十一年》受玉惰。《正義》執玉??,替其質也。《禮·玉藻》惰游之士。《註》惰游,罷民也。??去聲。

    又通作媠。《前漢·谷永傳》車馬媠游之具。《兩龔傳》媠嫚無狀。亦作憜。《韋元成詩戒》供事靡憜。亦作墯。《後漢·單超傳》徐臥虎唐兩墯。《註》持兩端也。

    又《集韻》徒禾切,音駝。《禮·曲禮》言不惰。《註》惰,訛不正之言。一讀徒禾反,一讀徒臥反。◎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則入透母矣。《正韻》惰字上聲切透母,而去聲又切定母,不如《廣韻》《集韻》《韻會》上去兩聲之協於一也。

    說文解字解釋

    惰字組詞

    惰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