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丘遺壽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斧丘遺壽櫟”全詩
斧丘遺壽櫟,云海寄冥鴻,酒掛驢鞍側,詩投藥笈中。
灞城逢薊叟,共語莫匆匆。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吾年過八十》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吾年過八十》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吾年過八十,
At the age of over eighty,
自言名放翁。
I call myself the old man named Fangweng.
斧丘遺壽櫟,
I've outlived the oak trees on Fuqiu Hill,
云海寄冥鴻。
And sent my thoughts to the distant sky.
酒掛驢鞍側,
My wine flask hangs by the saddle of my donkey,
詩投藥笈中。
My poetry rests within my medicine bag.
灞城逢薊叟,
In Bashui City, I meet an old man from Jisou,
共語莫匆匆。
We speak together, with no hurry.
詩詞的譯文:
我已經過了八十歲,
自稱放翁之名。
我活得比斧丘上的橡樹還長久,
思緒漂洋過海,寄予遙遠的天空。
我將酒掛在驢鞍的側邊,
把詩篇投放在藥笈之中。
在灞城上,我遇見了一位來自薊州的老人,
我們共同交談,不匆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陸游晚年創作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年老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
首先,詩中的"吾年過八十"表明了作者已經步入晚年,是一種自我提醒和自我定位。而自稱"放翁"則是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超然態度和豁達心境。
接下來,詩中提到"斧丘遺壽櫟",形容了作者活得比斧丘上的橡樹還久,表達了對自己長壽的喜悅和對時間的感慨。
"云海寄冥鴻"一句則表達了作者思緒的飄渺和超越塵世的意境,將自己的情感和思緒寄托于遙遠的天空之中。
接著,詩中提到了"酒掛驢鞍側",顯示了作者生活簡樸,不拘泥于物質享受,而更注重內心的自在與寧靜。"詩投藥笈中"則表明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熱愛,將自己的詩篇珍藏在藥笈之中,象征了詩歌對作者來說是一種心靈的滋養和慰藉。
最后,詩中描述了作者與一位薊州老人在灞城相遇并共同交談,寄托了作者對友情和人際交往的重視。"共語莫匆匆"一句則敦促人們在交談中不要匆忙,要以慢慢溝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年老和生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豁達、寄托和交往的情感,展示了陸游晚年詩人的獨特境界和人生哲學。
“斧丘遺壽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nián guò bā shí
吾年過八十
bā shí yòu guò èr, zì yán míng fàng wēng.
八十又過二,自言名放翁。
fǔ qiū yí shòu lì, yún hǎi jì míng hóng, jiǔ guà lǘ ān cè, shī tóu yào jí zhōng.
斧丘遺壽櫟,云海寄冥鴻,酒掛驢鞍側,詩投藥笈中。
bà chéng féng jì sǒu, gòng yǔ mò cōng cōng.
灞城逢薊叟,共語莫匆匆。
“斧丘遺壽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