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松薜荔長蒼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纏松薜荔長蒼鱗”全詩
丹砂巖際朝暾日,狗杞云間夜吠人。
絡石菖蒲蒙綠發,纏松薜荔長蒼鱗。
金貂謁帝我未暇,且作人間千歲身。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采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采藥》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篢子編成細箬新,
獨穿空翠上嶙峋。
丹砂巖際朝暾日,
狗杞云間夜吠人。
絡石菖蒲蒙綠發,
纏松薜荔長蒼鱗。
金貂謁帝我未暇,
且作人間千歲身。
中文譯文:
采摘的篢子編成細長的箬竹簍,
獨自穿越無垠的青山險峻。
在丹砂巖的際遇見朝陽初升的太陽,
云間的狗杞在夜晚吠向人類。
絡石上盛開的菖蒲披上綠色的衣裳,
纏繞在松樹上的薜荔長出蒼翠的鱗片。
金色的貂皮我未有機會呈獻給皇帝,
暫且做一個在人間活上千歲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游的作品,表現了他在大自然中的閑適與自由,以及對世俗事物的超越與追求永恒的渴望。
詩中描繪了采摘草藥的情景,以細箬竹簍作為象征,展示了作者獨自行走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形象。嶙峋的青山是難以逾越的,但作者卻能獨自穿越,表現出他勇于追求自由與獨立的品質。
詩中的丹砂巖際朝暾日,狗杞云間夜吠人,表現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和生機勃勃的活力。朝陽初升的太陽照耀在丹砂巖上,而夜晚時,狗杞的聲音在云間回蕩,將人們與自然相連。
詩中的絡石菖蒲和纏松薜荔分別象征著堅韌和柔媚。菖蒲在石上生長,披上綠色的發絲,而薜荔則纏繞在松樹上,長出蒼翠的鱗片。這些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生命力的贊美。
最后兩句“金貂謁帝我未暇,且作人間千歲身”,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超越和對長壽的向往。金貂象征著華貴和權勢,但作者卻未有機會獻給皇帝,因為他更愿意在人間活上千歲,追求內心深處的永恒和卓越。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花草、陽光和夜晚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追求永恒和遠離塵世的向往。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以及對自然界和人性的獨特洞察力。
“纏松薜荔長蒼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yào
采藥
lǒng zi biān chéng xì ruò xīn, dú chuān kōng cuì shàng lín xún.
篢子編成細箬新,獨穿空翠上嶙峋。
dān shā yán jì cháo tūn rì, gǒu qǐ yún jiān yè fèi rén.
丹砂巖際朝暾日,狗杞云間夜吠人。
luò shí chāng pú méng lǜ fā, chán sōng bì lì zhǎng cāng lín.
絡石菖蒲蒙綠發,纏松薜荔長蒼鱗。
jīn diāo yè dì wǒ wèi xiá, qiě zuò rén jiān qiān suì shēn.
金貂謁帝我未暇,且作人間千歲身。
“纏松薜荔長蒼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