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何曾負短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首何曾負短檠”全詩
堪嘆一衰今至此,夢回聞汝讀書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示子聿》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示子聿》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儒林早歲竊虛名,
白首何曾負短檠。
堪嘆一衰今至此,
夢回聞汝讀書聲。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自述早年追求虛名的經歷,以及對自己白發人生的反思。以下是一份對這首詩詞的賞析:
在詩的第一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年少時追逐虛名的經歷。"儒林"指的是儒家學派的圈子,"早歲"則表明作者在年少時就已經參與其中。"竊虛名"意味著作者在儒林中爭取名譽,但卻感到這種名譽并非真正屬于自己,似乎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得到的。
第二句中的"白首何曾負短檠"是作者對自己的反問。"白首"指的是年老的白發,"負短檠"則是指背負著輕檠(古代讀書時用來撐書本的架子)的經歷。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努力讀書的懷疑和自我反思,認為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書本中的智慧,是否真正成為了一個學問淵博的人。
第三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衰老的感嘆和無奈之情。"堪嘆一衰今至此"意味著作者認為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的衰敗階段,而對此感到惋惜。這句話中的"一衰"也可以理解為一生的衰敗,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的反思。
最后一句中,作者通過"夢回聞汝讀書聲"表現了對昔日學子的懷念。"夢回"意味著作者在夢中回到了過去,而"汝讀書聲"則是指作者聽到了昔日學子的讀書聲音,使他回想起了年輕時的激情和奮斗。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和對年輕人奮斗的祝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己早年虛名追求和晚年反思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青年奮斗的鼓勵。它展現了作者對理想和努力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
“白首何曾負短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zi yù
示子聿
rú lín zǎo suì qiè xū míng, bái shǒu hé zēng fù duǎn qíng.
儒林早歲竊虛名,白首何曾負短檠。
kān tàn yī shuāi jīn zhì cǐ, mèng huí wén rǔ dú shū shēng.
堪嘆一衰今至此,夢回聞汝讀書聲。
“白首何曾負短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