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曾沾雨露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木曾沾雨露春”全詩
三十五年身未死,卻為天下最窮人。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望永思陵》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永思陵》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望望永思陵時的心情和所感。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綠衣迎拜屬車塵,
綠衣即指草木,迎拜指向陵墓致敬。
草木曾沾雨露春。
草木感受到了春天的雨露滋潤。
三十五年身未死,
這里指的是陸游在世的年齡。
卻為天下最窮人。
盡管年過三十五,但他卻被認為是天下最窮的人。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貧窮和不如意的境遇的思考與感慨。綠衣迎拜屬車塵,草木曾沾雨露春,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界的生機與繁榮的感嘆,與自己貧困的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三十五年身未死,卻為天下最窮人,這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自嘲。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現實的反思,表達了對生活的無奈和無奈之中的堅持。
這首詩詞賞析中體現了詩人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他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和人們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自然界和個人命運的描繪,詩詞傳達出一種沉郁的情緒和對生活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陸游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成為了宋代文學的瑰寶之一。
“草木曾沾雨露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yǒng sī líng
望永思陵
lǜ yī yíng bài shǔ chē chén, cǎo mù céng zhān yǔ lù chūn.
綠衣迎拜屬車塵,草木曾沾雨露春。
sān shí wǔ nián shēn wèi sǐ, què wèi tiān xià zuì qióng rén.
三十五年身未死,卻為天下最窮人。
“草木曾沾雨露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