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雖小藏天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葫蘆雖小藏天地”全詩
收起鬼神窺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劉道士贈小葫蘆》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劉道士贈小葫蘆》
葫蘆雖小藏天地,
伴我云云萬里身。
收起鬼神窺不見,
用時能與物為春。
中文譯文:
小葫蘆雖然體積很小,卻蘊含著廣闊的天地。
它陪伴著我的身體,穿越著千萬里的云彩。
當我將它收起來時,鬼神無法窺視它的內部。
但當我使用它的時候,它能讓萬物煥發春天的氣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作品。整首詩以描述一個小葫蘆的神奇功能為主題,通過對葫蘆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和人生道理的思考。
首先,作者用“葫蘆雖小藏天地”來形容葫蘆的內涵。葫蘆作為一個小小的容器,卻能夠蘊含著無邊的天地,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無限廣闊和復雜性的感慨。
接著,作者將葫蘆與自己的身體聯系在一起,表達了葫蘆與他的親近和共生之情。葫蘆作為一個物品,陪伴著作者穿越云彩,象征著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陪伴和依靠。
然后,作者描述了葫蘆的另一個神奇之處,即收起來時無法被鬼神窺視。這里的鬼神可以理解為超自然的存在,而葫蘆的特性則代表了一種神秘的力量和保護作用。葫蘆作為作者的寶物,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避開邪惡勢力的侵擾。
最后,作者表達了葫蘆在使用時的功效,即能讓萬物煥發春天的氣息。這里的“物”可以指代自然界的萬物或人類的事物,而葫蘆則象征著一種能夠給予生命和希望的力量。作者通過葫蘆的比喻,傳達了人與自然的親近關系,以及自然界中蘊含的生機和美好。
綜上所述,這首詩詞以小葫蘆為主題,通過對葫蘆的描繪和象征意義的延伸,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對生命力量的贊美。它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界的深入觀察,同時也啟示了讀者關于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葫蘆雖小藏天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dào shì zèng xiǎo hú lú
劉道士贈小葫蘆
hú lú suī xiǎo cáng tiān dì, bàn wǒ yún yún wàn lǐ shēn.
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云云萬里身。
shōu qǐ guǐ shén kuī bú jiàn, yòng shí néng yǔ wù wèi chūn.
收起鬼神窺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
“葫蘆雖小藏天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