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與人間作圖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乞與人間作圖畫”全詩
乞與人間作圖畫,幅巾短褐小籃輿。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園中雜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園中雜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園中雜書,新生的竹筍茂密而有間隙,它們更適合在清晨的余雨中觀看。
請賜予我以此為人間繪圖,用簡陋的幅巾、短褐色的衣袍和小籃子作為交換。
詩意:
這首詩以園中的竹筍為主題,通過描繪竹筍的密集與稀疏、以及在雨后清晨觀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藝術創作的向往。作者希望能以自己所擁有的簡陋物品,與人們交換一幅以竹筍為主題的畫作,展示出自己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賞析:
1. 自然美的描繪:詩中以竹筍為形象,通過描述竹筍的茂密與稀疏,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變化。竹筍象征著生命的新生與希望,詩人將其與雨后的清晨聯系在一起,更加突出了自然美的清新與寧靜。
2. 對藝術創作的渴望:通過詩中的請求,作者表達了對藝術創作的向往和渴望。他希望能以自己所擁有的簡陋物品,與人們交換一幅以竹筍為主題的畫作,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自己創作才能的自信。
3. 物質與精神的對比:詩中提到的幅巾、短褐色的衣袍和小籃子,代表了作者在物質層面上的簡樸與貧困。然而,盡管物質條件有限,但作者通過詩歌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展現了精神世界的豐富與卓越。
《園中雜書》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藝術創作的熱愛,同時展示了作者在物質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通過詩歌創作展示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的才華。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將讀者帶入到作者內心世界的寄托與追求中,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乞與人間作圖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zhōng zá shū
園中雜書
sǔn shēng mì mì fù shū shū, lái kàn piān yí xiǎo yǔ yú.
筍生密密復疏疏,來看偏宜曉雨余。
qǐ yú rén jiàn zuò tú huà, fú jīn duǎn hè xiǎo lán yú.
乞與人間作圖畫,幅巾短褐小籃輿。
“乞與人間作圖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