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足鯉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池中足鯉魚”全詩
時來如宦達,歲晚莫情疏。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魚。
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寄高三十五詹事》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高三十五詹事》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安穩的高詹事,長期在戰亂中居住。
時光流轉,如同官員一樣成功,但歲月漸晚,情感不可忽視。
天空中飛翔的大雁不斷,池塘里的鯉魚成群。
我們相互看了半個世紀,卻從未寄出一封書信。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高三十五詹事的友誼和情感。高三十五詹事是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員,但長期以來,他在戰亂中生活,過著孤獨而辛苦的日子。盡管時光匆匆,高三十五詹事在職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心情逐漸疏遠。在這段時間里,作者和高三十五詹事相互支持和傾訴,他們共同度過了許多歲月。然而,盡管他們的友誼深厚,卻從未寄出過一封書信,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著無需言語的默契和理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與高三十五詹事之間的深厚情誼。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高三十五詹事的安穩與居住環境的截然不同,突出了他長期以來的辛苦和苦悶。詩中的大雁和鯉魚象征著不同的生活狀態,大雁自由飛翔,而鯉魚則在池塘中安穩生活。這種對比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表現力。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他們相互欣賞和理解,但卻從未通過書信的形式交流。這種情感的默契和默契無需言語,體現了真正的友誼和情感的純粹。整首詩以樸素、真摯的語言描繪了友誼的深度和情感的真實性,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詞體現了杜甫的寫作風格,他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和人情的思考。通過描繪高三十五詹事的生活和情感,詩詞抓住了讀者的心靈,引起了對友誼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池中足鯉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gāo sān shí wǔ zhān shì
寄高三十五詹事
ān wěn gāo zhān shì, bīng gē jiǔ suǒ jū.
安穩高詹事,兵戈久索居。
shí lái rú huàn dá, suì wǎn mò qíng shū.
時來如宦達,歲晚莫情疏。
tiān shàng duō hóng yàn, chí zhōng zú lǐ yú.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魚。
xiāng kàn guò bàn bǎi, bù jì yī xíng shū.
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
“池中足鯉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