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不堪東閣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矣不堪東閣客”全詩
久矣不堪東閣客,歸哉無媿北山文。
橫林霜近有丹葉,平野雨余多斷云。
更喜鸕鶿來漸熟,一溪煙水與中分。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野堂》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堂》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姓名無復世人聞,
靜處何妨獨策勛。
久矣不堪東閣客,
歸哉無愧北山文。
橫林霜近有丹葉,
平野雨余多斷云。
更喜鸕鶿來漸熟,
一溪煙水與中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自己身份和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他在詩中提到自己的名字已經不再被世人所知,但他并不介意,因為他喜歡在寧靜的地方獨自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他表示已經長時間忍受不了作為朝廷官員的艱辛和壓迫,他渴望回歸北山,追求他內心真正熱愛的文學創作。詩中還描繪了秋天的景色,用來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賞析:
《野堂》這首詩詞是陸游對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和自我安慰。他以自己已經名不見經傳的現狀為起點,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漠態度。詩中的"野堂"指的是他在寧靜的地方獨自創作的小屋,象征著他追求內心自由和文學創作的理想空間。
陸游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世俗榮華的厭倦,他愿意放棄東閣的官職和塵世的繁華,回歸北山,追求他內心真正熱愛的文學事業。他相信自己的文學才華會得到賞識和認可,即使他的名字可能已經被世人遺忘,他依然堅持獨自發揮自己的才華。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通過描述橫林的霜、平野上殘余的云和一溪的煙水,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和大自然的美麗。詩人把自然景色與自己的心境相結合,顯示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與之融為一體的愿望。
整首詩詞以清新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和對自由創作的追求。它傳達了陸游不甘為世俗所束縛的精神,以及對大自然和內心自由的向往。這首詩詞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個性和追求,展現了陸游獨立精神和對自由創作的堅持。
“久矣不堪東閣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táng
野堂
xìng míng wú fù shì rén wén, jìng chù hé fáng dú cè xūn.
姓名無復世人聞,靜處何妨獨策勛。
jiǔ yǐ bù kān dōng gé kè, guī zāi wú kuì běi shān wén.
久矣不堪東閣客,歸哉無媿北山文。
héng lín shuāng jìn yǒu dān yè, píng yě yǔ yú duō duàn yún.
橫林霜近有丹葉,平野雨余多斷云。
gèng xǐ lú cí lái jiàn shú, yī xī yān shuǐ yǔ zhōng fēn.
更喜鸕鶿來漸熟,一溪煙水與中分。
“久矣不堪東閣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