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死近如不隔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死近如不隔墻”全詩
白頭老鰥哭空堂,不獨悼死亦自傷。
齒如敗屐鬢如霜,計此光景寧久長?扶杖欲起輒仆床,去死近如不隔墻。
世間萬事俱茫茫,惟有進德當自強。
往從二士餓首陽,千載骨朽猶芬芳。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傷》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雨暮雨梅子黃,
東家西家鬻蘭香。
白頭老鰥哭空堂,
不獨悼死亦自傷。
齒如敗屐鬢如霜,
計此光景寧久長?
扶杖欲起輒仆床,
去死近如不隔墻。
世間萬事俱茫茫,
惟有進德當自強。
往從二士餓首陽,
千載骨朽猶芬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自身境遇的痛苦和無奈之情。詩人描繪了連綿不斷的朝雨暮雨,暗喻了他內心的憂傷。詩中提到了東家西家鬻賣蘭香,象征著繁華熱鬧的市井生活,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形容自己已經白發蒼蒼,齒如敗屐,鬢如霜,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衰老的無情。他感嘆這樣的光景能持續多久?他扶杖欲起卻頻頻倒在床上,他感覺離死亡已經近在眼前,近得像隔墻一樣。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世間萬事的茫茫而無常,唯有通過追求進德來自我強大。最后,詩人回憶起了一位叫做二士的人,即使千年過去了,他的骨朽了,但他的芬芳仍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營造出一種憂傷和孤寂的氛圍。詩人的自傷情感貫穿全詩,他感嘆時光飛逝,自然界的變化與自己的衰老相呼應,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生命的無常的感慨。詩人在世事無常中領悟到了進德的重要性,強調了個人修養和自我奮斗的價值。最后的回憶則體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如何留下美好的思考。
整首詩詞在表達詩人內心痛苦與無奈的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進德的追求。這種情感的交織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使得《自傷》成為一首充滿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鳴的詩詞。
“去死近如不隔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shāng
自傷
zhāo yǔ mù yǔ méi zǐ huáng, dōng jiā xī jiā yù lán xiāng.
朝雨暮雨梅子黃,東家西家鬻蘭香。
bái tóu lǎo guān kū kōng táng, bù dú dào sǐ yì zì shāng.
白頭老鰥哭空堂,不獨悼死亦自傷。
chǐ rú bài jī bìn rú shuāng, jì cǐ guāng jǐng níng jiǔ cháng? fú zhàng yù qǐ zhé pū chuáng, qù sǐ jìn rú bù gé qiáng.
齒如敗屐鬢如霜,計此光景寧久長?扶杖欲起輒仆床,去死近如不隔墻。
shì jiān wàn shì jù máng máng, wéi yǒu jìn dé dāng zì qiáng.
世間萬事俱茫茫,惟有進德當自強。
wǎng cóng èr shì è shǒu yáng, qiān zǎi gǔ xiǔ yóu fēn fāng.
往從二士餓首陽,千載骨朽猶芬芳。
“去死近如不隔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